蚕豆的营养和禁忌,及种植条件
(2013-01-25 00:17:55)
标签:
蚕豆的营养和禁忌及种健康 |
分类: 健康饮食 |
生食
/ 蚕豆的营养和禁忌,及种植条件
摘选自互联网。 更新日期:2013.01.25
蚕豆,Fava Bean / Broad bean。豆科巢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称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 种子供食用;茎、叶富含氮素,为良好的冬季绿肥。一般认为起源于西南亚和北非。中国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自热带至北纬63°地区均有种植。中国 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蚕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为大粒蚕豆、中粒蚕豆、小粒蚕豆三种类型:大粒蚕豆宽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产的大白蚕豆,品质较好,常作粮食或蔬菜食用;中粒蚕豆呈扁椭圆形,千粒重为600~800克;小粒蚕豆近圆形或椭圆形,千粒重为400~650克,其产量高,但品质较差,多作为畜禽饮 料或绿肥作物。
营养成分:
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热量(千卡)335,硫胺素(毫克)0.09,钙(毫克)31,蛋白质(克)21.6,核黄素(毫克)0.13,镁(毫克)57,脂肪(克)1,烟酸(毫克)1.9,铁(毫克
8.2,碳水化合物(克)59.8,维生素C(毫克)2,锰(毫克)1.09,膳食纤维(克)1.7,维生素E(毫克)1.6,锌(毫克)3.42,铜(毫克)0.99,胡罗卜素(微克)2.7,钾(毫克)1117,磷(毫克)418,视黄醇当量(微克)13.2,钠(毫克)86,硒(微克)1.3。
干蚕豆蛋白质高达21.6%,碳水化合物61.5%,膳食纤维17%及丰富的钾、铁、锌等营养成分;其蛋白质氨基酸较为齐全,特别是富含赖氨酸,可以弥补米面的赖氨酸不足;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其中的铁对改善贫血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它富含磷脂,因此具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 改善记忆和健脑的作用。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矿物元素钾、铁、锌、硒等。
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蚕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你是正在应付考试或是脑力工作者,适当进食蚕豆可能会有一定功效。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现代人还认为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蚕豆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后剥去种皮作炒菜或汤;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蚕豆粉是制作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制作糕点;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蚕豆不可生吃,应将生蚕豆多次浸泡呈焯水后再进行烹制。
食疗作用:
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微辛,有小毒。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實腸,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具有健脾、利湿、和肺作用,用于中气不足之倦怠、食少、便溏及水肿尿少。据说,还有抗癌作用。它的叶、壳、花、茎也都有药用价值。
蚕豆叶具有止血作用,可治疗肺结核咯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用法是取新鲜蚕豆叶捣汁服,每次20ml,每日2次。亦可研粉外用治外伤出血。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
蚕豆壳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煎服每次9~15g。
蚕豆花凉血止血,主治咯血、鼻出血、血痢、高血压,煎服,每次9~15g。
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指南方》)
治水胀,利水消肿:虫胡豆一至八两。炖黄牛肉服。不可与菠菜同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治水肿:蚕豆二两,冬瓜皮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大便下血:鲜蚕豆叶或英壳2至3两,水煎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
妇女赤白带:蚕豆花5钱至1两(于品),水煎,一日2次分服。
酒醉不醒:蚕豆苗适量,加油、盐煮汤,灌服。应用于水泻:蚕豆茎30克,水煎服。
湿消肿:用陈蚕豆60克、冬瓜皮15克,加水煎服,连用5~7天。
水肿:三年以上之陈蚕豆煎汤饮;或陈蚕豆120克,红糖90克,同放砂锅内加水5茶杯,文火熬至一茶杯,顿服。
高血压,咯血,鼻衄:鲜蚕豆花2两,或干花5至6钱,水煎服。或鲜蚕豆花蒸溜成“蚕豆花露”,每服半杯亦可。有些地区中药店,有蚕豆花露成品供应。
慢性肾炎:一蚕豆衣20斤,红糖5斤,煮成浸膏500毫升,装瓶存放,每服20毫升。对尿蛋白阳性患者,疗效较好。
各种内出血:蚕豆梗焙干研细末,每日9克,分3次吞服,白水送下。
胎漏:炒熟蚕豆磨粉,每服12克,加砂糖少许调服。
其它用途:
治秃疮:鲜蚕豆捣如泥,涂疮上,干即换之。如无鲜者,用干豆以水泡胖,捣敷亦效。
脓疤疮:蚕豆英壳煅灰,研细,麻油调涂患处。
天疱疮:蚕豆黑壳烧存性,研末,加枯矾少许,菜油调敷。
小儿头部黄水疮:蚕豆种皮(豆子的壳)炒焦研成细粉,以麻油调涂,一日2次。或用英壳炒焦研细末亦可。
蚕豆茎烧灰后用油调敷,可治烫伤。种子皮利尿渗湿;荚壳收入敛止血。
蚕豆壳治天疱疮、黄水疮,研末与麻油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
禁忌:
其性滞,多食使人腹胀,脾胃虚寒者勿多食;其所含巢菜碱甙使少数人过敏,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又称蚕豆黄病。家庭有发病史者尤其要注意。不宜与菠菜同食。
有些人别说吃蚕豆,就连闻到蚕豆花粉也会诱发蚕豆病。蚕豆病是一种以黄疸、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溶血反应性疾病,在医学上称为“血红细胞β-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发病者本身患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当他们进食新鲜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时,其中的有毒物质可使人体血 液中的红细胞被氧化破坏而使红细胞大量溶解———溶血反应性病变,因这种因素而发生蚕豆病者,其发病程度似与进食新鲜蚕豆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至于是蚕豆 中的何种有毒物质目前还没有搞清楚,尚需进一步研究;二是发病者本身没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但当进食新鲜蚕豆的数量过多,使摄入(吃进去)的裂解 素和多巴醌等有毒物质的数量超过了人体本身的处理能力而中毒出现蚕豆病。
蚕豆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在本病初起即有寒战、发热、腹痛,继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甚至巩膜皮肤黄染、少尿(每天不足400毫升)或无尿(每天不足100毫升)、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症,若不及时采取极为有效地抢救措施,可在1~2天内危及病人的生命,不能不引起病人、家属 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要预防蚕豆病,一要做到不生吃蚕豆、特别是新鲜蚕豆;二要做到不连续或一次性大量进食蚕豆;三是家族中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病史的人应把住“入口入鼻”关,禁止吃生熟新旧蚕豆,最好远离蚕豆花粉(避免吸入),做到防患于未然。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种植条件:
蚕豆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
犁耙开沟起垄。前作收获后,随即将田翻犁,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开好围沟,按畦宽1~1.5米、垄高24厘米、沟宽35厘米规格做成高垄,耙平垄面,做到围沟深入垄沟,沟沟相通不渍水。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抗倒伏、适宜当地的优质、早熟、丰产的菜用型品种。大理州内的主栽品种有凤豆4号和凤豆6号等。种子选用标准:无病斑、虫眼或霉变;粒形显示本品种自然特征;无机械损伤裂痕;粒大饱满,均匀干净,种子纯度98%。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可先在太阳下曝晒2~3d,后用55℃水浸种 10~15min,最后室温下清水浸种24h,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发生,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施肥播种。每亩用猪牛粪、土杂肥或堆肥500~8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和火土灰80公斤拌和,或蚕豆专用复混肥50~75公斤做基肥。条施或点施于行间,然后播种。播种密度一般为行距33厘米,株距12~18厘米,播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到霜降之间。播种量视种子大小不同而异,一 般每亩播10~15公斤,播种深度5~6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土肥。种子发芽出土后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浇施,3天1次。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高约 6~9cm时,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加复合肥每亩10kg浇施,在现蕾期、结荚期再施上述肥料各一次。花荚期前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到了花荚期后, 可以不用中耕培土。另外,在蚕豆盛花初荚期,可以根外追施磷钾肥,保花保果,提高产量。
除草中耕培土。蚕豆一般进行1~2次中耕。一是结合幼苗追肥中耕一次,二是在蚕豆现蕾开花前后,结合清沟沥水中耕一次。中耕结合培土,可起到防寒、增肥、防倒的作用。
整枝摘心打顶。春暖时,蚕豆常会萌发无效分枝。为控制蚕豆徒长消耗养分,促使花荚充分发育,一般在分枝中部结荚时摘心打顶。一般在晴天无风的上午,用镰刀割或用手摘去6厘米左右顶芽。
喷施叶面肥。蚕豆由于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重叠,养分消耗量大,易落花蕾、落荚,影响产量。因此,可在蚕豆盛花初荚期,每亩喷施0.2~0.5公斤磷酸二氢钾对50公斤水的肥液补充养分。
预防措施。蚕豆喜湿忌渍,应合理排灌。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宜干爽,以利根系深生,多生侧根,茎叶粗壮;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蚕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赤斑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等。对病害要以防为主,采用无病种子,科学施肥、用水等,发现病害应选用植 保灵、托布津等对口农药防治。虫害应勤检查,发现虫害及时用乐果、蚜虱净等药剂防治。防治方法有: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期播种;清除病残枝,加强田 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必要时每667m2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3d,防治赤斑病;每667m2 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2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5d,防治锈病。
收获:待豆荚膨大饱满、有光泽,即可分期采摘鲜豆荚包装销售。
摘选自互联网。 更新日期:2013.01.25
蚕豆,Fava Bean / Broad bean。豆科巢菜属一年生或越年生草本。又称胡豆、佛豆、川豆、倭豆、罗汉豆。为粮食、蔬菜和饲料、绿肥兼用作物。 种子供食用;茎、叶富含氮素,为良好的冬季绿肥。一般认为起源于西南亚和北非。中国蚕豆相传为西汉张骞自西域引入。自热带至北纬63°地区均有种植。中国 以四川最多,次为云南、湖南、湖北、江苏、浙江、青海等省。 江南一带,喜欢在立夏时节食豆,因此又称作立夏豆。宁波人则习惯叫倭豆,而且在立夏前后,几乎是家家户户都吃蚕豆,都喜欢吃蚕豆,不少人家还将蚕豆跟大米饭一锅煮,称为“蚕豆饭”。
蚕豆按其子粒的大小可分为大粒蚕豆、中粒蚕豆、小粒蚕豆三种类型:大粒蚕豆宽而扁平,千粒重在800克以上,如四川、青海产的大白蚕豆,品质较好,常作粮食或蔬菜食用;中粒蚕豆呈扁椭圆形,千粒重为600~800克;小粒蚕豆近圆形或椭圆形,千粒重为400~650克,其产量高,但品质较差,多作为畜禽饮 料或绿肥作物。
营养成分:
100克可食部食品中的含量: 热量(千卡)335,硫胺素(毫克)0.09,钙(毫克)31,蛋白质(克)21.6,核黄素(毫克)0.13,镁(毫克)57,脂肪(克)1,烟酸(毫克)1.9,铁(毫克
干蚕豆蛋白质高达21.6%,碳水化合物61.5%,膳食纤维17%及丰富的钾、铁、锌等营养成分;其蛋白质氨基酸较为齐全,特别是富含赖氨酸,可以弥补米面的赖氨酸不足;丰富的膳食纤维具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道蠕动的作用;其中的铁对改善贫血有一定的作用;由于它富含磷脂,因此具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 改善记忆和健脑的作用。还含有丰富的胡萝卜素、维生素B1、B2、维生素C及矿物元素钾、铁、锌、硒等。
蚕豆中含有调节大脑和神经组织的重要成分钙、锌、锰、磷脂等,并含有丰富的胆石碱,有增强记忆力的健脑作用。
蚕豆中的钙,有利于骨骼对钙的吸收与钙化,能促进人体骨骼的生长发育。
蚕豆中的蛋白质含量丰富,且不含胆固醇,可以提高食品营养价值,预防心血管疾病。如果你是正在应付考试或是脑力工作者,适当进食蚕豆可能会有一定功效。蚕豆中的维生素C可以延缓动脉硬化,蚕豆皮中的膳食纤维有降低胆固醇、促进肠蠕动的作用。
现代人还认为蚕豆也是抗癌食品之一,对预防肠癌有作用。
蚕豆的食用方法很多,可煮、炒、油炸,也可浸泡后剥去种皮作炒菜或汤;制成蚕豆芽,其味更鲜美;蚕豆粉是制作粉丝、粉皮等的原料,也可加工成豆沙,制作糕点;蚕豆可蒸熟加工制成罐头食品,还可制酱油、豆瓣酱、甜酱、辣酱等。又可以制成各种小食品;蚕豆不可生吃,应将生蚕豆多次浸泡呈焯水后再进行烹制。
食疗作用:
味甘、性平,入脾、胃经;微辛,有小毒。可补中益气,健脾益胃,實腸,清热利湿,止血降压,涩精止带;主治中气不足,倦怠少食,高血压,咯血,衄血,妇女带下等病症。 具有健脾、利湿、和肺作用,用于中气不足之倦怠、食少、便溏及水肿尿少。据说,还有抗癌作用。它的叶、壳、花、茎也都有药用价值。
蚕豆叶具有止血作用,可治疗肺结核咯血、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出血。用法是取新鲜蚕豆叶捣汁服,每次20ml,每日2次。亦可研粉外用治外伤出血。嫩蚕豆煮稀饭能和胃、润肠通便,对习惯性便秘有良效。
蚕豆壳治水肿、脚气、小便不利。煎服每次9~15g。
蚕豆花凉血止血,主治咯血、鼻出血、血痢、高血压,煎服,每次9~15g。
治膈食:蚕豆磨粉,红糖调食。(《指南方》)
治水胀,利水消肿:虫胡豆一至八两。炖黄牛肉服。不可与菠菜同用。(《民间常用草药汇编》)
治水肿:蚕豆二两,冬瓜皮二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大便下血:鲜蚕豆叶或英壳2至3两,水煎后加红糖适量,一日2次分服。
妇女赤白带:蚕豆花5钱至1两(于品),水煎,一日2次分服。
酒醉不醒:蚕豆苗适量,加油、盐煮汤,灌服。应用于水泻:蚕豆茎30克,水煎服。
湿消肿:用陈蚕豆60克、冬瓜皮15克,加水煎服,连用5~7天。
水肿:三年以上之陈蚕豆煎汤饮;或陈蚕豆120克,红糖90克,同放砂锅内加水5茶杯,文火熬至一茶杯,顿服。
高血压,咯血,鼻衄:鲜蚕豆花2两,或干花5至6钱,水煎服。或鲜蚕豆花蒸溜成“蚕豆花露”,每服半杯亦可。有些地区中药店,有蚕豆花露成品供应。
慢性肾炎:一蚕豆衣20斤,红糖5斤,煮成浸膏500毫升,装瓶存放,每服20毫升。对尿蛋白阳性患者,疗效较好。
各种内出血:蚕豆梗焙干研细末,每日9克,分3次吞服,白水送下。
胎漏:炒熟蚕豆磨粉,每服12克,加砂糖少许调服。
其它用途:
治秃疮:鲜蚕豆捣如泥,涂疮上,干即换之。如无鲜者,用干豆以水泡胖,捣敷亦效。
脓疤疮:蚕豆英壳煅灰,研细,麻油调涂患处。
天疱疮:蚕豆黑壳烧存性,研末,加枯矾少许,菜油调敷。
小儿头部黄水疮:蚕豆种皮(豆子的壳)炒焦研成细粉,以麻油调涂,一日2次。或用英壳炒焦研细末亦可。
蚕豆茎烧灰后用油调敷,可治烫伤。种子皮利尿渗湿;荚壳收入敛止血。
蚕豆壳治天疱疮、黄水疮,研末与麻油调敷患处。
注意事项:
禁忌:
其性滞,多食使人腹胀,脾胃虚寒者勿多食;其所含巢菜碱甙使少数人过敏,引起急性溶血性贫血,又称蚕豆黄病。家庭有发病史者尤其要注意。不宜与菠菜同食。
有些人别说吃蚕豆,就连闻到蚕豆花粉也会诱发蚕豆病。蚕豆病是一种以黄疸、贫血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溶血反应性疾病,在医学上称为“血红细胞β-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乏症”。引起本病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发病者本身患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当他们进食新鲜蚕豆或吸入蚕豆花粉时,其中的有毒物质可使人体血 液中的红细胞被氧化破坏而使红细胞大量溶解———溶血反应性病变,因这种因素而发生蚕豆病者,其发病程度似与进食新鲜蚕豆的数量没有直接关系,至于是蚕豆 中的何种有毒物质目前还没有搞清楚,尚需进一步研究;二是发病者本身没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但当进食新鲜蚕豆的数量过多,使摄入(吃进去)的裂解 素和多巴醌等有毒物质的数量超过了人体本身的处理能力而中毒出现蚕豆病。
蚕豆病起病急,病情重,进展快,预后差。在本病初起即有寒战、发热、腹痛,继而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四肢不温,甚至巩膜皮肤黄染、少尿(每天不足400毫升)或无尿(每天不足100毫升)、休克、肾功能衰竭等严重病症,若不及时采取极为有效地抢救措施,可在1~2天内危及病人的生命,不能不引起病人、家属 及医护人员的足够重视!
要预防蚕豆病,一要做到不生吃蚕豆、特别是新鲜蚕豆;二要做到不连续或一次性大量进食蚕豆;三是家族中有“遗传性血红细胞缺陷症”病史的人应把住“入口入鼻”关,禁止吃生熟新旧蚕豆,最好远离蚕豆花粉(避免吸入),做到防患于未然。
适合人群: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
种植条件:
蚕豆一年生草本,全体无毛,高30~180厘米。茎直立,不分枝,方形,中空,表面有纵条纹。
犁耙开沟起垄。前作收获后,随即将田翻犁,土块耙碎,地面耙平。开好围沟,按畦宽1~1.5米、垄高24厘米、沟宽35厘米规格做成高垄,耙平垄面,做到围沟深入垄沟,沟沟相通不渍水。
品种选择。选择抗病虫、抗倒伏、适宜当地的优质、早熟、丰产的菜用型品种。大理州内的主栽品种有凤豆4号和凤豆6号等。种子选用标准:无病斑、虫眼或霉变;粒形显示本品种自然特征;无机械损伤裂痕;粒大饱满,均匀干净,种子纯度98%。种子处理:种子处理可先在太阳下曝晒2~3d,后用55℃水浸种 10~15min,最后室温下清水浸种24h,从源头上防治病虫害发生,提高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
施肥播种。每亩用猪牛粪、土杂肥或堆肥500~800公斤、过磷酸钙10~15公斤、草木灰25公斤和火土灰80公斤拌和,或蚕豆专用复混肥50~75公斤做基肥。条施或点施于行间,然后播种。播种密度一般为行距33厘米,株距12~18厘米,播种时间一般在寒露到霜降之间。播种量视种子大小不同而异,一 般每亩播10~15公斤,播种深度5~6厘米左右,播种后覆盖土肥。种子发芽出土后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浇施,3天1次。当幼苗长出5~6片真叶,高约 6~9cm时,以腐熟人粪尿兑水10倍加复合肥每亩10kg浇施,在现蕾期、结荚期再施上述肥料各一次。花荚期前追肥应结合中耕除草培土,到了花荚期后, 可以不用中耕培土。另外,在蚕豆盛花初荚期,可以根外追施磷钾肥,保花保果,提高产量。
除草中耕培土。蚕豆一般进行1~2次中耕。一是结合幼苗追肥中耕一次,二是在蚕豆现蕾开花前后,结合清沟沥水中耕一次。中耕结合培土,可起到防寒、增肥、防倒的作用。
整枝摘心打顶。春暖时,蚕豆常会萌发无效分枝。为控制蚕豆徒长消耗养分,促使花荚充分发育,一般在分枝中部结荚时摘心打顶。一般在晴天无风的上午,用镰刀割或用手摘去6厘米左右顶芽。
喷施叶面肥。蚕豆由于后期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相互重叠,养分消耗量大,易落花蕾、落荚,影响产量。因此,可在蚕豆盛花初荚期,每亩喷施0.2~0.5公斤磷酸二氢钾对50公斤水的肥液补充养分。
预防措施。蚕豆喜湿忌渍,应合理排灌。生长前期保持土壤湿润,以利种子发芽出土,扎根齐苗;生长中期土壤宜干爽,以利根系深生,多生侧根,茎叶粗壮;生长后期应注意防渍。蚕豆病害主要有根腐病、赤斑病、锈病等,虫害主要有蚜虫、蓟马等。对病害要以防为主,采用无病种子,科学施肥、用水等,发现病害应选用植 保灵、托布津等对口农药防治。虫害应勤检查,发现虫害及时用乐果、蚜虱净等药剂防治。防治方法有:选用抗病品种;合理轮作,适期播种;清除病残枝,加强田 间管理,提高植株抗病能力;必要时每667m2用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3d,防治赤斑病;每667m2 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500~2000倍液喷雾,安全间隔期≥25d,防治锈病。
收获:待豆荚膨大饱满、有光泽,即可分期采摘鲜豆荚包装销售。
前一篇:番茄的自然及纯素有机种植记录
后一篇:改良土壤的一些简洁有效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