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童心来复梦中身

(2023-04-05 21:53:49)
标签:

情感

文化

分类: 兰心随笔
童心来复梦中身

文/兰心幽幽

       浮生若梦,当时光流水般滑过,儿时的记忆,却那般清晰地浮现于眼前。
     老宅的前院里有一株楝树,绿荫遮地,郁郁葱葱。阳光从细细密密的枝叶间摇落下来,便是夏季,树枝下也甚荫凉,不觉燥热。
     我和弟弟蹲在树下,看蚂蚁搬家。有时嘴里嚼着糖果,不小心掉在地上,被一只蚂蚁触碰到了,它便马上往回蠕动,我们正疑惑蚂蚁不爱糖果?接着看见一群蚂蚁排列整齐的蠕动过来,一只、两只、三只、、、、、、、
     糖果上已经爬满了蚂蚁,成了黑乎乎一小团儿,渐渐地那‘小黑团儿’开始蠕动,到了墙脚边,钻入一条小缝隙里去了。
     “马兰花呀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
      那时的孩子们都这么唱过吧,虽然并不一定认识‘马兰花’,但在最初、最童真的心里,它是‘美’的化身。
      我们院子里可没有‘马兰花’,门前似乎有一丛美人蕉,长得郁郁葱葱,红花绿叶,分外妖娆;比我的个头都要高。
     有蜜蜂在花上飞来飞去,弟弟指着那朵花问:“那里是不是有蜜呢?是甜的吗?”
      我忙说:“别乱动,小心蜜蜂蛰你。”转身跑到屋里拿了把蒲扇出来,尽量侧着身子躲着蜜蜂,使劲对着那花上的蜜蜂扇,终于将蜜蜂赶开了。
      我将那朵花掐下来,递给弟弟:“你尝尝看。”
     弟弟用嘴啜了啜,皱皱眉,嘟囔着:“没味儿啊,怎么没有蜜呢?花蜜弄哪儿去了、、、、、、”
     我把花儿接过来,也对着掐下来的花蒂部位啜了啜,只有一股子花香,真个是无滋无味!
童心来复梦中身

 老宅的斜对面是家杂货铺,卖柴米油盐,夏天也卖汽水、饮料。
     那时的汽水是用一个500毫升的小玻璃瓶儿装着的,有一个锡皮盖儿密封。撬开瓶盖,里面还有一个乳白色的小衬垫,我们称那小衬垫为‘飞碟’,是我们最爱的小玩意儿。
     我和弟弟并排站着,一手握拳,将‘小飞碟’放在拳头上,另一只手指将‘飞碟’弹出去,比谁的‘飞碟’弹得远。飞得远的那一个先来,趴在地上,将自己的‘飞碟’朝着对方的‘飞碟’弹,企图压在对方的‘飞碟’上,谁先压住对方的‘飞碟’谁就赢了。
      记得我们那时攒了一盒‘小飞碟’,那盒‘小飞碟’哪里去了?早已遗忘在时光里。
     家里有用旧的塑料袋,用剪刀剪成长度相等的细长条,将一端用橡皮筋扎紧,为了‘够分量’,还在扎皮筋的地方,再绑上一个小石子儿,塑料条儿菊花似的绽开,便是我们自己做的‘毽子’。
     ‘踢毽子’,‘抓子儿’是那时常玩儿的游戏。 
童心来复梦中身

      上学放学的路上,常在路上捡些小石子儿回来,用白胶布裹上,四周写上数字;小石子散在桌上,将手里的‘抓头儿’向上扔,反手迅速去抓散在桌上的石子儿,抓到后还要接到扔上去的‘抓头儿’才算数。
     最初只能抓到一个石子儿,手快可以抓到两个、甚至三个石子儿。石子上写着从一到九这几个数字。石子正面写着几,便得几分,谁抓到的点数多,谁就算赢。
     而那‘抓头儿’则是用线将衣服上的扣子穿成一串儿做的。母亲很能干,我们那时的衣服都是母亲亲手缝制的。
     母亲缝纫机的小抽屉里,有许多各式各样的衣服扣子。我常挑出大小相等的数十颗扣子,用线串成一串,做成‘抓头儿’,抓子儿玩。
     有时玩得正起劲儿呢,冷不丁母亲从身后走上前来,将那串扣子拿去,抽出她需要的几颗扣子,再将她暂时用不着的扣子用线穿好,依旧扔给我们玩儿。
     这些事上,母亲从不责备我们,甚至不唠叨一句,只用有效的方式解决而已。
     后院里有一个葡萄架,小小的一串串葡萄便隐约于青枝绿叶之间。看着葡萄由青绿变为深紫色,便要父母为我们摘下来吃。
     父母都是随和豁达之人,看见邻家孩子在院墙外蹦蹦跳跳地伸手够我们家葡萄,也只是一笑了之,笑眯眯地朝孩子们叮嘱一句:“仔细脚下,别跌伤了,不许哭!”
     有时听到父母间闲话:“那小子,忒机灵,在墙外也能够着那么大串葡萄去,行!”
     语气中大有赞叹之意,如同欣赏了一段很精彩的表演!
     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念到‘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之句,总想到儿时家里的那条大狼狗。
     它叫‘旺儿’,最初看到它时还未断奶,是母亲托在手心里抱回来的,只有那么小小的一团,后来长到我的膝盖那般高了。
童心来复梦中身

     早上,我站在后院的台阶上漱口,旺儿一晚上没见到小主人了,乐颠颠地跑过来,亲热地在我腿上蹭来蹭去。但它渐渐长大,蹭得力度也越来越大,急得我大声喊:“妈妈,旺儿要把我撞下去了。”
     母亲过来将旺儿赶开,笑道:“它亲热你呢!”
     家里还养过狸花猫,比狗可‘酷’多了。平时不见人影,不对,应该是不见‘猫影’,母亲在煤炉上一煮‘猫饭’(清水煮小鱼,掺入剩饭,拌给它吃),它马上闻着味儿从屋顶上跳下来,迈着优雅的猫步,围着炉子‘喵喵’地叫着。
     每次‘开饭前’,它都会不停地叫,直到饭煮好,冷却到它可以美美大吃一顿,吃饱喝足之后,又会‘嗖’地一声窜上屋顶,自个儿逍遥自在去了。
      狗喜欢跟着主人,看着家。猫却是独来独往,不到饭点,难得见到它。用现在网络词来说,真是‘酷毙了’。
      “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问燕子你为啥来,燕子说这里的春天最美丽。”
      这是儿时常唱得歌谣,而那老宅里的旧时光,似身穿花衣的小燕子,越飞越远了。
      旧年往事,童真童趣,历历在目,童心来复梦中身!

童心来复梦中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六载云烟
后一篇:与你同行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