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春秋第一人如何拒绝宰相的专政企图?

(2012-09-03 08:15:42)
标签:

子产

盟书

火灾

危机处理

阿杕

文化

分类: 读史随笔

在正常的时候,为政是不算太难的,无非是组织、管理、协调等日常工作,有规律可循。但是在应急或者危机的情况下,那就不同了,那更能考验一个人。让人惊讶的是,作为一个学者型、君子型的政治家,子产的应急和危机处理能力非常突出。

鲁襄公十年(公元前563年),子产二十岁左右,郑国发生了一次非常大的叛乱。一天早晨,郑国的执政大臣子驷、子国和子耳与年幼的郑简公正在西宫的朝堂内议事,叛乱分子突然发难,当场杀死了三位大臣并劫持了郑简公。被杀死的三位执政大臣中,有一位正好是子产的父亲子国,形势相当危急。得到消息后,子产显示了卓越的应急能力。他首先将家臣组织起来,设好门卫,商讨对策,布置好分工负责,对府库、文书档案都做出了妥善的安排。然后,他将家兵组织起来,排起队伍,严格纪律,出动十七辆兵车,前去平叛。在平叛的过程中,子产首先收好父亲的尸体,接着对叛乱分子进行猛攻。这时,其它有实力的大族前来支援,子产平叛成功。在平叛的过程中,年轻的子产显示了他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冷静、稳妥、果敢。

叛乱平定后,老谋深算的子孔做了郑国的执政。他起草新的盟书,想独揽大权,引起众怒。子孔不顾大乱刚刚平定的事实,极力想杀掉反对者。子产劝他烧掉盟书,顺从大家的意见,他却不同意。子孔说:“盟书是用来安定国家的,有众怒就烧掉,那就是众人来执政,而不是我来执政了,这样的话怎么能治理好国家呢?”子产说:“众怒难犯,专欲难成,合二难以安国,危之道也,不如焚书以安众。”说罢就烧了盟书,平缓了郑国的政局。子产的作法不仅阻止了迫在眉睫的另一场大乱,而且巧妙地阻止了子孔的专政企图。这表明,年轻的子产已经开始在郑国的政局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他的危机处理能力也让世人刮目相看。

 

对于重大的事故危害,子产的应急处理同样出色。公元前524年,郑国发生了一场很大的火灾。前一年,就有人预言说将要出现火灾,要用郑国最贵重的宝物进行祭祀才能避免。子产认为这种说法耸人听闻,没什么道理,就拒绝了,结果却真的发生了一场大火。火灾发生后,子产再次显示了他的冷静。他将一位大夫未下葬的灵柩安全转移,将外国的来的外交人员送走,禁止随便出入宫廷,对府、库等重点防范部位安排专人负责防守。子产一面安排人员救火,一面安排人员防止火势扩大,还派人登上城墙进行警戒,以防外国趁机偷袭。大火过后,他派人及时清点损失,减免赋税,关闭市场,允许民众哀悼三日,并派出外交官向列国通报。这次火灾的应急处理,即使是现代人,如果没有完善的预案,恐怕也不会做的如此有条理。事后,预言火灾的人又要求用宝物进行祭祀,并说如果不这样做还会发生火灾。子产再次拒绝,并对赞同的人说,这个人经常预言这预言那,有一两次碰巧说对了也不奇怪。子产没有祭祀,火灾也没有再度发生。(阿杕原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