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队有点靠谱了

标签:
足球体育中国队德国高洪波 |
分类: 足球 |
虽然一场热身赛不能体现出太多问题,但总能体现出一些问题,那就是对高洪波的质疑,对那些质疑高一期的评论家们说闭嘴。
当高洪波招入王新欣、赵鹏、冯潇霆、于海、姜宁,甚至是来自中甲的于汉超,而弃用李玮峰、徐云龙、毛剑卿、邵佳一时,这一举动对于那些所谓的专业人士来说就是冒天下之大不韪,不知天高地厚,这算国家队?到底算不算国家队高一期给了我们一个最好的证明,这不仅是初露狰狞的国家队,而且是具备无穷潜力的高家军。
不敢肯定未来的国家队会做出多大的成绩,但至少证明,中国队按照今晚的路子去打,去培养,去磨练,至少前途还是光明的。或许你可以说德国人因为联赛的刚刚结束身体已到了一个疲劳期,思想绷紧的弦已经松动,或许你也可以说德国人只是陪中国队娱乐热身一下,但当你看到波多尔斯基对赵旭日凶狠的滑铲时,对裁判怒吼吃牌时,你就可以断定,一向谨慎严谨从来就不会三心二意,德国人没有放弃,他们不甘一场平局,甚至最后时刻连勒夫都变的开始紧张起来,但没用,中国小将们已经做得足够好,没有再给德国人机会。这场平局让我们对高洪波的国家队有了遐想,有了对未来的国家队的期待,期待着中国足球走入正轨,或许这场热身赛就是个转折点,因为中国队有点靠谱了。
一、足球模式。中国队到底要走什么道路,从霍顿时期的长传冲吊到朱广沪时期的疯狗精神,似乎这都不是合理的发展模式。日本以巴西的技术足球道路已经称雄亚洲,韩国也以身体和体能的优势得到认可,而中国苦苦寻几年都没有结果。今晚高洪波给了我们一些清新的思路,那就是提高技术含量,将技术和身体有机的结合,通过中场的一脚出球和快速传接配合扯开空挡,然后或走边路,或走中路,寻求打门机会,这不是巴萨的技术流,但是一脚出球和快速倒脚是当代足球的先进观念,高洪波做到了这一点,令人欣慰,更欣慰的是他招入了王新欣、毛彪、于汉超这些技术流的球员,于汉超那记禁区内连续过人的情景,王新欣那记禁区内晃过两人打门的场面,恐怕你已经很久不见了吧,这些机会的关键就是来自中场的一脚出球,快速传接配合。不要再感叹不招入边路快马,不要再感叹不招入身体强壮的后卫,因为快马一到了那些非洲及西亚球员面前就不起任何作用,因为身体强壮一到了欧美人面前就没有半点效果,只有将技术和身体良好的结合,再加入先进的足球理念即一脚出球和快速传接配合,那才是中国足球的模式。我们不能通过一场比赛就可以认定高洪波慧眼识珠,但毕竟可以说高帅没有看走眼。不是走技术化道路,而是提高中国足球的技术含量,高洪波在这一点做得令人满意。
二、中场控制。本场比赛,中国队的控球率明显提高,因为多了控球,所以感到球队不再被动,也分别在上下半场打出了一段小高潮,让德国人防守很是狼狈。特别是在面对由守转攻的时候,在面对德国后场人数不多的前提下,中国队没有迅速传球,而是稳下节奏,看同伴的跑位及到位情况,因为那时中国的前场队员更少,而且早已被德国人把位置牢牢卡死,及时传到位也不会形成威胁,控制中场节奏成了本场比赛机会多多的关键。也是让球队不再感到被动的根源。
三、边路进攻。边路进攻几乎是所有世界球队的共同打法,因为你不能人人都想巴萨那样去中路渗透,而要强调的是如何真正的把边路打活,高洪波给了我们最好的解释:还是依靠中场,依靠中场的快速传接扯开空挡,然后转移边路,然后边后卫再继续推进套边,而不是中后卫长传直接交给边前卫,本场比赛我们看到边路球员拿球不再那么吃力,而且有了传球的空间就是最好的证明。
中国队有点靠谱了,至少在思路这一方面变得越来越清晰,我们不敢说这是什么先进的荷兰足球观念,也不能成事巴萨的技术流方向,但是它适合中国,只要适合中国,只要收到一个好的比赛结果,那就足够了,望高家军越走越远,走出泥潭,走向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