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表妹佳慧(连载三)

(2010-03-06 21:38:07)
标签:

佳慧

白草坡

内视

表妹

妙玉

分类: 小说

佳慧与文学

 

我坚持说祖父贻害佳慧,而父亲却痛心疾首地忏悔不该借书给我们看,我对父亲说,我俩看一样的书,我怎么没中毒?

父亲瞪我一眼说,你那也叫读书?囫囵吞枣,不求甚解。

但是我考上了中文系,而佳慧却只是上个医专。

十四岁那年暑假,我俩读完了《红楼梦》。每看完一部小说,父亲总要检查一下我们的学习心得,此书的中心思想及意义是什么?记得那一天吃过晚饭,父亲沏上一杯茶水,看样子又要语重心长一番了。

父亲问:佳慧,你喜欢红楼梦里金陵十二钗的哪个人物?

我抢先回答:我都喜欢,黛玉、宝钗、晴雯、平儿、王熙凤,就是不喜欢贾宝玉,什么都不懂,弱智似的……。我家邻居小雷,十岁刚上二年级,aoe总也记不住,医生说是弱智。

父亲瞪我一眼:我问佳慧没问你!

佳慧回答说喜欢妙玉,剩下所有的人都不喜欢。

!父亲显然对这个答案很感意外。佳慧,为什么呢?父亲循循善诱。

佳慧眨眨眼睛,皱着眉头想了一会,我们刚上初二,表达能力是有限的。

妙玉……她……就像书上写的身世不凡,心性高深。她不像大观园里的那些人吃喝玩乐,稀里糊涂,庸庸碌碌的没有理想,而且妙玉气质美如兰,才华馥比仙……

父亲点点头。那么佳慧你举例说明一下妙玉“质本洁来还洁去”的精髓在哪里?

佳慧说在“红楼梦”第七十六回,妙玉在中秋的晚上,遇到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妙玉引她俩到自己的栊翠庵,续了一首诗,其中有一句是“岐熟焉忘径,泉知不问源”表达了她能辩歧途,不会忘记人生的大道,不会迷路,知道自己的来源和未来的方向。

嗯。父亲深感意外,父亲未必精读过《红楼梦》,佳慧你继续讲。

下面还有一句:“有兴悲何继,无愁意岂烦意思是说,我有高雅兴致,哪有闲情来悲伤呢?我不追求常人想要的,怎么会有俗世的烦恼呢?妙玉自己觉得很有尊严很有价值,她不在意别人怎么看她。

父亲转过脸,问我怎么认识妙玉。

为人孤高,不合时宜。我说。这也是红楼里的人给妙玉下的评语。

父亲又瞥我一眼,含义和祖父差不多。于是我又补充一句:美玉无瑕。曹雪芹也是这样定位妙玉的。

父亲夸赞佳慧认识深刻,要我和佳慧向妙玉学习,在此之前父亲还让我俩学习过保尔·柯察金、林道静、江姐等等。

我和佳慧上初中的时候,功课不很重,作业也不算多,除了看小说,父亲还要我们背唐诗宋词,一星期一首,我是这星期背完了“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就把上星期背涌的“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给忘了,而佳慧似乎背下来就记在心里了,因此,我总是挨父亲的训斥。

与背诗同时进行的是练毛笔字,父亲让我们临摹各种书帖,隶书、楷书等,天天弄一手墨汁,很烦人。中学六年的时光,每当我半夜起床上厕所时,看见台灯下的佳慧仍在如梦令忆秦娥或者苦练书法。

 所以,那天在白草坡,我看见白草坡每家房舍的粉墙上隶书写的唐诗宋词名言绝句,我一眼认出这是佳慧的杰作。

 

而且佳慧有写日记的习惯。我现在还清楚的记得佳慧读完英国作家毛姆的长篇小说《人性的枷锁》之后写下的读后感。那段日子我参加了学校的乒乓球队,根本没有读这本书,放学后我要练球,练完球又很累,每天晚上在佳慧看小说写日记,背诗练字的时候,我早就进入梦乡了,而父亲是一定要我们谈读后感的。

于是我把佳慧的读后感背了下来:

今天看完了英国作家毛姆写的《人性的枷锁》,我不喜欢主人公菲利甫,他太虚荣,总是刻意追求一些浮华的东西,后来改变了些,是善良的医生的女儿挽救了他。书中有一句话我想了很久,作者说,世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只有清澈的人和混浊的人,那么说菲利甫以前是混浊的,后来清澈了。我要做一个清澈的人。

我想,世上的读者大约分为两类,一类如佳慧,阅读篇篇入心,文学兴趣与人生信念融为一体,一边读作品,一边从中汲取生命的精华,一点一滴,自己都可以感觉血肉的丰满,骨节的生长,心脏的跳动,眼泪一次次夺眶而出,就这样长大成熟;另一类如我,看看故事看看情节,故事是故事,情节是情节,我还是我。如今在北京那些时髦的文学沙龙或文学聚会的话语空间,我们频繁地谈论着卡夫卡、博尔赫斯、萨特等一些名字,像吐着葡萄皮儿,我相信,我们之中没有谁要向这些大师们学习他们优秀的品格。

我要做一个清澈的人。这是十五岁时佳慧的誓言。

走向真理的本能,大概就是一个人的根基好吧。

那么我是一个混浊的人吧。不久前和一群文人喝够了酒,又去一家名为镜花水月的酒吧接着喝接着聊,良辰美酒,霓虹迷幻,音乐靡靡,我突然想这就叫做纸醉金迷,醉生梦死吧。一时间,我突然觉得自己很飘忽无着,需要什么支撑一下,需要来自灵魂的力量给我指导和安慰。镜花水月总成空。然而我还是把剩下的酒一饮而尽,让麻木的肉体更麻醉一些,因为我没有勇气看一看自己的灵魂。

现在很少人能够内视自己的心灵世界,我们从不敢深究自己的内心是清澈还是混浊,是高尚还是卑劣,是清醇还是苦涩,尤其是这个物欲横流的时代,我们已经丧失了内视及反省的能力。况且衡量好坏衡量清澈和浑浊的标准也一日千里的下滑。

因此我想,佳慧未必是天赋异禀,是因为她不断内视与反省,而不断清除身上的沉疴杂质,使之越来越聪慧,越轻盈,越贴近生命的本质,越能接近神圣的天堂。

在我的再三催促下,回到白草坡的佳慧只给我寄过一次稿子,我登在《时代》杂志上,题目叫《归途》的一篇散文。我的一位作家朋友看了文章对我说,你的表妹骨子里有一种悲怀,但又能乐世,一个人如果选准了生存态势,也就无所畏惧了,她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对生活独特的感悟如果立志写作,这就是她的大本钱,大手笔。

 

一梦千秋,红尘辗转,如旧的衣裙、凋零的花瓣、写过字迹的纸埋在生命之外,如我越来越远的迷路,如我愈来愈沉的坠落。末日狰狞的笑,且惊且悔且问真途。沐甘霖闻天籁,望琼楼玉宇,我返身故园心径,禅定,月浅灯深,心清似玉,端坐日子中央,任岁月轻轻移动,所有的苦难都是清水掸过,所有的寒冷不过火中历练,所有的幸福愿和世人分享……

 

可惜,佳慧没有选择笔和纸,而选择了铁锹和泥土。

在佳慧回归白草坡,忙着种树、写隶书,给人打针输液之时,我在北京拥挤的车流人行里,忙着结婚生子,开笔会赴宴会,泡酒吧购时装做美容……为的是不被这个朝秦暮楚、毫无定数的现代文明所抛弃。我们这个时代的精神是世俗的精神,我们歌颂联欢晚会一样的大众生活,我们赞美金钱和财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