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天主教徒来说,巴黎圣母院是一座教堂。对我这个不信宗教的人而言,它是一座艺术殿堂,一座使我灵魂震颤的殿堂。从16年前第一次走近它以后,这些年来足迹到过美国、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希腊等一些欧美国家,参观了建筑风格各异的教堂,但是从感情上讲,我最迷恋的还是这座教堂。
七十年代末,我们这批考上大学读法语专业的学生,谁心里没有巴黎?谁不想参拜一下巴黎圣母院?雨果这个文学天才,以一部小说《巴黎圣母院》使它灵光焕发,而数次看电影《巴黎圣母院》,曾使我们产生激烈争论,还使我们这些20左右的年轻人开始困惑:人有没有灵魂?灵魂最适合安放在何处?
我从侧面拍摄的巴黎圣母院。这个角度也能展示它的建筑之美。
雨果称巴黎圣母院是“石头的交响乐”,他在小说里对这座哥特式建筑的教堂极尽赞美之辞。他以浪漫主义手法创作了巴黎圣母院的故事,虚构了一些栩栩如生的人物。透过离奇精彩的情节,雨果表面上是在描绘美与丑、善与恶,实际上是在探讨灵与肉。敲钟人卡西莫多、教堂的神父,还有卫队长菲比斯都对一个女人发生兴趣,她就是卖艺为生的吉普赛舞女埃斯梅拉达。

埃斯梅拉达在圣母院前广场上跳舞。下面那张黑白照片,是她的扮演者、
意大利著名演员吉娜-罗洛布丽吉达(我以前的博文介绍过)。

神父道貌岸然,却对埃斯梅拉达性感鲜活的肉体有着强烈的欲望,他在灵与肉的挣扎中痛苦不堪,以至于产生了邪恶;菲比斯是个花花公子,偷去了女人的心,却并不想与她厮守;卡西莫多最丑陋、卑微,却有着人类应有的美好灵魂。他被陷害抓住锁在广场前,受尽侮辱,饥渴不已,是埃斯梅拉达让他畅饮生命的甘泉!面对这样一个女人,跪着的他,仰脸发出最原始的评判:“美!美……”
故事的结局大家都熟悉了。埃斯梅拉达被无辜陷害,卡西莫多将她抢进圣母院,作为避难所;最后阴差阳错,故事情节的发展峰回路转,美女还是死于混乱之中。所有人都离她而去。痴情的卡西莫多找到她的遗体,将她移到一个宁静的所在,躺在她身边,永远地庇护着她,直至双双化为尘埃……

《巴黎圣母院》是一部探讨灵魂与欲望、真挚与邪恶的经典作品。伟大的人道主义作家雨果,在这部小说中显露的艺术才华,至今无人超越。可以说,对今天的读者来说,《巴黎圣母院》显得过于繁琐冗长了,但是同名电影,则是它的浓缩和提炼,不足两个小时观赏,足以促使我们思考美与丑、灵与肉、光明与黑暗,足以丰富我们的精神世界。

走进巴黎圣母院,立即感受到一种庄严肃穆的气氛,我们浮躁的心立刻安静下来。上面这两幅照片,是我在巴黎圣母院内部拍摄的教堂窗棂的彩色玻璃,描绘的都是宗教题材,堪称美轮美奂。即使我们不懂宗教,身临其境,听到管风琴优美的音乐,我们也能感到灵魂的升华。我们会思考美与丑、生与死、短暂与永恒……是的,我们无法改变越来越污浊的世界,至少,我们的灵魂可以离邪恶远一点。这是可以选择的。

走出巴黎圣母院。回头看去,来自世界各国的游客还在排队进入这座教堂,
进入这座震撼灵魂的圣殿……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