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且不说上面这张照片,先说一个我在国际航班上看到的、而不方便拍摄的小故事。
出发到欧洲旅行那天,我们乘坐的是荷兰皇家航空公司的波音747-400大型宽体客机。从北京到阿姆斯特丹要飞行10个小时,旅客自然会感到疲劳。用餐完毕,大家拉下遮阳板打盹,或是静静地阅读、听音乐。
机舱中部忽然传来孩子的哭声。一个欧洲中年男人抱着孩子缓缓走到后舱,似乎对影响大家休息感到不安。当时我正在飞机尾部的舷窗看云彩。孩子的哭声越来越近,为了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我让开舷窗,让那个父亲抱孩子看窗外。男孩不哭了,看了一会儿白云,接着又哭。父亲亲吻他,低声对他说话,显得格外有耐心。
孩子不停的哭声确实有点烦人,尤其在这安静的机舱里。我佩服那位父亲,不仅不烦,还变着法儿安抚他。我女儿小时候哭久了,我就缺乏这样的耐心。我忽然发现,那男孩长得像中国人。仔细看去,确实是个中国农村孩子的模样,大约一岁多,面部有唇裂的残疾,尽管做过手术,还比较明显。这时一个中年金发女人也走过来,她接过那孩子抚摸着、亲吻着。显然,这对欧洲夫妇领养了这个中国残疾孩子。从孩子对他们的依恋、熟悉程度看,孩子被领养的时间不会太短。
那对欧洲夫妇用眼神对周围的旅客表示歉意,抱着孩子回到座位。不知过了多久,我在朦胧中醒来,又看到那父亲抱着孩子在机舱里转悠,不时亲吻孩子。我意识到这是美好的一幕,可惜不方便拍照片。当那个父亲对别人表示歉意时,我真想以某种方式向他表示敬意和谢意!
近年来领养中国孤儿、残疾儿童的外国人不少。无论是出于父爱母爱、还是宗教信仰或其他什么原因,他们领养中国孩子并且善待他们,都是值得我们敬佩和感谢的。
不记得在什么地方读过这个故事:一个被外国人收养的中国孩子长到六、七岁了,从幼儿园回家对他的养母说:“妈妈,老师说我不是你肚子里生出来的。”养母说:“是的,你不是我生的。”孩子说:“老师说了,我是在你心里生长的。”养母说:“对呀,孩子,你生长在我心里!”
“孩子,你生长在我心里!”如此崇高、美好的人性,能不令人感动!我在昏暗的机舱里看见的那一幕,足以见证那幸福的中国残疾孩子,正生长在那对夫妇心里。
再接着说这幅街头裸女雕塑照片。

照片拍摄于意大利小城维罗纳街头。她是个怀孕的残疾裸女的形象,天生没有双臂,两条腿也是残疾的。雕塑通体洁白,线条圆润流畅,显示出母性的光辉,也预示着生命的延续。艺术家在展示女人体丰腴美感的同时,也充满对生命的礼赞!这尊残疾裸女雕塑就立在维罗纳街头,她洁白的形象在周围古老建筑物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醒目,却又十分协调。
欧洲文艺复兴以来,弘扬人性的艺术作品(雕塑、油画、小说)接连问世。人道主义在人们心中引起广泛共鸣。人的尊严、人的自由、人的命运格外受到关注。人类在经历两次世界大战之后,更是将保护人的自由和权力放在前所未有的高度,以推进民主和宪政使之受到确保。这一世界文明的潮流,已经受到绝大多数地球人的认可。
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之下,越是充满现代文明的地方,人们越是尊重人、爱护人。上面那个被收养的中国残疾男孩、后面这个残疾裸女的形象被立在街头,无不与这种背景有关。
老实说,欣赏西方的名胜古迹也可以从文字图片中得到,而要感受人受到尊重和关爱,人的自由和权利受到保护、人与人之间的和谐礼貌,最好还是去实地体会一下。

无忧无虑的女孩快乐地逗鸽子。

孩子被父亲扛在肩上,一家人悠闲地散步。这种情景经常可以见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