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摄影/刘湘晨
http://s7/mw690/6003c23egdde5df598b46&690
【4】塔里迪库勒河谷
高原塔吉克人的转场之途漫长而艰辛,大都在荒野之间迁徙,碰到有草、红柳或沙棘林的地方,就得停下来给羊足够的吃草的时间,以尽量弥补羊过度的体力付出,这是羊最容易掉膘、掉得最狠的时候。羊群主要以母羊构成,冬春缺草,再加上小羊羔出生,这些羊所剩不多的体力积存只能勉强支撑它们迁往夏牧场。
转场路上,很少碰到人家,随羊群转场的人只能选择野外露宿,担心羊群散去走失,也担心被狼袭击。
这是一条已经多年转场的牧道,途中的露营地多有柴草垛的羊圈,羊圈旁有可供牧人往复安顿的小屋。我仔细观察了一下,沿途所经,达吾提·吾守尔一家睡觉的地方,有四处是露宿荒野,三处是碗口粗的椽子搭起来的稍大点儿的“马架子”,还有四处石头垛的房子,实际上,这大致也是转场沿途地理面貌的描述:
能够露宿的地方有可以遮蔽、可以依傍的条件,摊开被褥就是家;
能够搭“马架子”的地方,多是能伐到木头的地方,林木繁盛;
用石头垛屋子的地方,多为荒山野地,已没有其他能借助的条件,只能尽地面所有、所能,把荒野间和河里的石头搬来盖房子。进入这个地带,海拔高程已从2900米拔升到4000米以上,地表植被垂直对比的差异非常大。
http://s2/mw690/6003c23egdde5dbd7eb31&690
达吾提·吾守尔一家转场的庞大行阵,在宽阔的扎来辅相河谷走了三天,第四天中午开始垂直折向塔里迪库勒河谷。与前一天的乌鲁克河谷相同,两条大山裂谷都与札莱甫相河成垂直方向陈列,不同的是后者多少年间都是人们从帕米尔高原东部边缘穿越的通道,最后到达塔什库尔干河谷,这段路需要走三天。
http://s6/mw690/6003c23egdde5de56bab5&690
常年有人畜在山间过往,过河是每年夏秋之际无法回避的难题。分散在塔里迪库勒河谷的偏远人家和常有人过往的清净山道,都会架如今只有在这些最僻静的地方才能见到的一座简陋得超乎想象的吊桥,通过吊桥是羊群过河的第二种办法。
塔里迪库勒河谷毕竟还仅是隐蔽在重重大山之间不为外人所知的一条山间密道,往来过客仅限于勒斯卡姆村。离开居住区域稍远一点,在没人过往或不是转场的时节,那些简陋的吊桥就会被人遗忘,木棍掉落,钢筋被重绣腐蚀,等到第二年羊群转场经过,已无法通行,挂在河面之上成为一处凋敝的只是往昔有人经过的痕迹。从驼袋里掏出锯子和斧子,达吾提·吾守尔父子走进了河畔丛生的野柳林,找到几棵碗口粗的柳树伐倒,拖到河面上蓬架起来再垫上石块儿,就为羊群通过搭了一条道。达吾提·吾守尔一家300多只数的羊群最终全部从这座桥上通过,过去的人和羊都有圈场子撩把式那些人的绝技。
帕米尔山地河谷之间的高大灌木,从红柳、沙棘、麻黄草、胡杨逐渐过渡,植被限的最高点就是河畔几乎没有任何形态可言的野生柳树,这是帕米尔高原生态系统最为敏感的分界线:
以上,为高原荒原和终年不化的雪山山地;
以下,为气候适宜、海拔高程相对较低的区域,宜聚宜牧,也便于种植小麦和青稞。
跨过这道分界线,再也看不到能没过脚面以上的高大植被,只有水和石头两种色彩,在蔽阴处和河水滋润的坡地,才会有苔藓和高原特有的针叶草,一切都十分概略、简洁。这里的海拔高程,已跨过4000米的海拔限。
http://s9/mw690/6003c23egdde5d7450a58&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