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庭素质教育与母亲素质

(2009-05-22 14:11:40)
标签:

杂谈

家庭素质教育与母亲素质

杨文

很早的时候,就想和麓雪一起尝试着写一本关于母亲素质的书。

我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作为一个爱孩子的母亲,一直很关注家庭素质教育和母亲素质;麓雪作为一名资深记者和专栏撰稿人也一直采访、记录了不少母亲的故事。我们共同感受到,母亲素质与孩子成长有着太密切的关系。没有母亲的成长,就很难有孩子的成长;没有母亲的成熟,也很难有孩子的成熟。

2004年我在麓雪主持的电台节目《阳光女性》中做“杨文教子”专栏,出版《杨文教子》一书;2007年春暖花开的日子,我又和麓雪推出了《和儿子一起成长》一书。五年的时间里,我们收到了无数读者的电话和来信。这些读者大多数是母亲。我们感动于她们对我们的信任,也为她们对孩子的付出感动。但同时,在和众多母亲的接触中,我们也发现,许多爱孩子的母亲,为孩子付出了很多,有时却不一定会爱——

有的母亲虽然已经成为“妈妈”,但其心智、情绪却还像个“小女孩”,既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也不能给孩子良好的情绪支持;有的在处理婚姻关系中忽略了孩子的感受,不自觉地让孩子成为父母不良关系的“夹心饼”;有的不能做到开朗乐观地面对琐碎的生活,经常“怨气”过多,自己不快乐,也影响身边人(包括孩子)的情绪;有的以“爱”的名义付出,给予孩子的却不一定是孩子需要的,反而会制约、局限了孩子的发展;有的面对孩子,虽然心中有爱,但却缺乏足够的耐心和理解,不能积极倾听孩子,也不肯给予孩子鼓励和赞美,更无法和孩子成为无话不谈的朋友……

在这里,我们无意对母亲给予孩子的亲情作任何的指责和批判,因为已经穷尽精力的母亲们,已经给了孩子力所能及的关爱和照顾。但是,我们也不得不承认,世界上没有完美的父母,也没有不犯错误的教育者。母亲很多欠缺觉察的教育方式,会在无形中形成孩子许多人格上的矛盾。所以,我们倡导,母亲对孩子的教育应该是自省式的教育;是和孩子一起成长的教育;是对各种教育理念、教育方法融会贯通之后,把孩子当作一个独特的个体来因材施教的教育……

同时,我们还要勇敢地承认,我们自己所受的教育中,不乏一些“毒性教条”的存在。所以,我们要自觉地在我们做母亲的岁月里,斩断那些有可能代代相传的“毒性教条”。每一个母亲都需要在生活的点滴中,注意和反省自己对孩子的方式有没有伤害到孩子。养育者很忌讳抱持自己的先入之见,坚持把孩子塑造成自己理想的模子,而是应该接受孩子先天的特质,然后在陪伴他的成长中,加以适度的调整,唤醒孩子内在的力量和创造性,让他们自主地创造属于自己的人生幸福。

我认为,“真爱”是一种自由的关系,母亲情绪健康、心智成熟、具有良好的综合素质和足够的生活智慧,才有可能更好地担当起“教育者、示范者、提供者”的三种角色,才有可能把“无私的爱、科学的爱、推出的爱”给予孩子,才有可能使孩子在“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和万人谈”中,成为具有成熟人格、鲜活个性、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社会适应能力的人。

家庭教育是一种人格教育,是把培养一个身心健康快乐、幸福感十足的人作为核心的教育。在家庭教育中,母亲更多在一个私人空间里,传达着做人的智慧和社会规训。

人生有许多遗憾,其中有一种便是当我们还不太懂得如何做一位好母亲时,孩子出生了;等到我们懂得怎样做好母亲的时候,孩子已经长大了。所以,作为一个自然的母亲,我们需要学习——在和孩子一起成长中学习,向书本学习,向身边好的榜样和“反面的教材”学习,从不自觉走向自觉,才能从不合格走向合格。

这本书的写作深受心理学的影响,但我们毕竟不是心理学专家,其中的一些观点愿意和更多的妈妈共商榷。在这本书中,我们尽量把一些教育理念用生活化的例子、通俗的语言来表述,希望通过一个个故事,让更多的朋友在轻松阅读中,看到我们自己的内心,反省我们自己的教育方式,使家庭真正成为孩子成长的乐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