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潮尚妈妈
潮尚妈妈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0,108
  • 关注人气:5,55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标题《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好孩子与弟子规的关系

(2013-07-10 18:56:02)
标题《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好孩子与弟子规的关系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好孩子与弟子规的关系

 

    《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王大智先生讲了一句这样的话:中国文字是世界上最优美的文字。这点令我感动。而接下来,王大智先生告诉七个孩子,学堂里要讲到好些传统文化,例如,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唐诗宋词,还有新式的课本等。他最后说,在学习所有的知识前,首先要学习弟子规。王大智先生讲,之所以先讲弟子规,这是因为弟子规是古代圣贤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一本书。讲到这里,我就在想,到底当代学生的行为规范里有哪些是来自弟子规的呢。

首先,我想到了弟子规里的入则孝中的前几句: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 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这里讲到的就是子女如何孝敬孝顺父母。这点对于我们现代人来讲同样的意义,有着巨大的指导作用。当然,对于小孩子的孝道教育更是有实际意义。实际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许多小孩子并不理解,甚至是不知道孝敬父母为何物。

对于现在的孩子来讲,虽然没有社会压力,工作压力,但依然要面对来自学校,成绩以及父母施予的压力,都让孩子们处在一个紧张而疲劳的状态中。许多孩子也因为父母以及祖辈们的溺爱而养成了娇生惯养的毛病。这些都会体现在他们的生活中。例如,当父母不能满足他们的愿望的时候,他们便耍泼耍赖。甚至更严重的,会拿起工具伤害自己的父母。这样的事情,想必大家在新闻或者是网络上都有看到过。某某学生因为父母没有给自己零花钱或者是某某同学因为与父母发生口角而砍伤砍死父母等。这样的新闻让我们心惊胆颤,感觉后怕的同时,也为自己的孩子以及身边的孩子捏着一把汗。

实际上,孩子之所以变成这样,与父母以及学堂的教育有着极大的关系。子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懒。对于孝顺父母来讲,弟子规里讲得很清楚,如文刚开头里的那几句。所以,对于孩子们来讲,在家里的时候,我们要孝敬我们的父母,在学校的时候,也要听老师的话,毕竟,一日为师,终生为父。对待老师,就像对待自己的父母一样。而实际上,对于一个好学生来讲,这种行为是必须的,是要在自己的生活中,体现出来的。

在家要做一个听话的孩子,听爸爸妈妈的话,当自己出现错误而被父母责备的时候,也不要怀恨在心,孩子们要从另一个角度思考,这是爸爸妈妈为了自己好,所以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我们要感激他们,他们在这样大的社会压力下,教育和抚养我们是极不容易的。这种能体谅父母的孩子,才是当今社会最需要的。希望所有的孩子能学会换位思考,去多感受一下父母的心态,多体谅一下他们对你所付出的责任感,而且可以从《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有关弟子规的讲解,来了解并学会处理与父母间的关系,做一个好孩子,用行为,语言来约束自己,不能成为视骄为傲的孩子。

上面我们讲到了关于孝道好孩子的正确行为。实际上,这些行为都是来自古圣贤者对于孝道的总结和指导。对于后面还有一个弟子规里的诚信问题,我也想在这里讲一下,一个好孩子到底要如何做到诚信。

诚信,那就是言既出,则必行的一种综合表现。对于当代的孩子来讲,也要做到如此。虽然你的年龄还小,可是你也要为你讲出来的话负责任。对于一个好孩子来讲,讲一些承诺的时候,例如与家长约定成绩,或者是与朋友之间说好的约定,或者是自己立下的目标等,既然已经讲出来了,就要以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做到成功。如果不想让自己失去诚信,那么也可以改变一下思路,就是在自己单独努力,依然不能完成的情况下,可以向比你有能力的人发出帮助请求,例如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老师,或者是自己的朋友等。这样,在寻得他人帮助的情况下,完成了自己承诺的事情,维护了自己的诚信之外,也能让自己学会与他人相处,以及学会处理与他人的合作关系。对于好孩子来讲,是必须拥有这些能力的。

实际上,讲这么多,都是因为《中国孩子之学堂故事》里有关讲解弟子规的情节引发了我对弟子规指导如何做人产生的浓厚兴趣的一些思考。对于当代孩子来讲,因为行为规范发生了变化,但为人处事,依然可以从弟子规里得到一些指示。可以说,弟子规,中国圣贤人的智慧结晶,对于中国当代学生的行为规范,有着巨大的指导意义。而我们也能看到,当代教育者推崇的一些做人处事的行为准则,多是从弟子规演变而来的。我想说的就是,若想让自己成为班级里的焦点,不妨多从弟子规里学些规矩,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这必是极好的。

建议孩子们的枕头常备弟子规,一日读来顺口念,做人处事严律己,圣贤教诲在心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