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我写应试作文的一些经验:高级思维系列之三
(2010-06-08 14:31:41)
标签:
转载 |
分类: 语文学习 |
中学生最怕写议论文,我最喜欢,每周眼巴巴等着老师布置作文,我好演练自己新学的武器。像“质变和量变”这个规律,几乎所有作文题目都能用上。比如,题目主题是“谈刻苦”,你可以说,只要你刻苦学习,每天进步,就可以慢慢由量变到质变;题目主题是“谈改革”,你可以说,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我们只要脚踏实地地工作,慢慢的,就能由量变到质变,实现我们的目标。
更妙的是,我把这个“量变到质变”的思考方法演变成一个小模块。里面包括名人名言,生动的例子等。一篇作文800字,我这个模块就有200字左右。然后,别急,还有另外两大普遍规律可以用,一个是“对立统一规律”,另一个是“否定之否定规律”。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哲学范畴,物质与精神、运动与静止、必然与偶然、规律与混沌、全面与片面、系统与要素、利己与利他。每个范畴弄通,然后也搞成一个个模块。根据不同的作文题目分别使用。这个时候,写议论文其实就变成了搭积木。你说,学习是不是跟游戏有点像?
我写作文从来都没有发愁过没的可写,最发愁的是一写就多。因为模块太多,一篇小作文根本放不下。我虽然是学文科的,可这种写作文的方法是典型的理工科的方法,就是模块化,标准化,自动化。有人说,你怎么能这么写作文呢?这跟八股有什么区别?这种观点就是把应试作文和真正意义的写文章混为一谈了。应试作文本来就是一个技术活。我们追求的是在短时间内得到高分。等到应试结束了,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写有内容的鲜活的东西,并不会受到影响。比如我现在写的博客文章,谁又能看出应试文的痕迹呢?
这些思维方式写应试作文可以用上,工作上其实也可以用上。任何工作,是不是都要讲究效率?这种思维方式本质上就是用模块化,标准化,自动化的方法提高工作效率。我们的电脑其实就是一个典型模块化、标准化产品,把一个电脑分成CPU,硬盘,内存,主板,显示器等等模块。这样一个普通人都可以自己组装一台电脑。作文也是这样,用我这种方法,一个普通学生也可以写出很有深度的作文来。可前提是,孩子们得接受系统的思维训练。否则,只把这个方法教给他,他根本理解不了这个方法的妙处。
我之所以反复强调思维方面的训练就是这样。争取在孩子能力达到之后,让孩子学会用“量变、质变”,“偶然、必然”,“全面,片面”这样的思维方法来分析问题。将来,他在写议论文的时候就会很轻松了。量变、质变听起来挺深奥,可实际上如果从生活出发一点不深奥。以烧水举例,水开了就是质变,量变就是温度逐步增加的过程。所以对孩子来说,可以先从这些直观的现象起步,逐步过渡到更为抽象的。
还是那句话,你要给孩子一碗水,你自己先有一桶水。你自己先把这些东西弄明白了,才好在生活中深入浅出跟孩子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