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14/middle/6000e9fdx88570b552fad&690
“长期晚餐过量,反复刺激胰岛素大量分泌,往往容易造成胰岛素B细胞提前衰竭,进而产生糖尿病。”这是我在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营养与食品卫生系专家黄连珍教授的博客里看到的一句话。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1ZHE1SIGG.gif
为什么我注意到这个话题?那是因为同事前天因患2型糖尿病再次复发住进了医院。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6ZHE1SIGG.gif
说起同事的2型糖尿病,好多方面也是因生活方式引起的。同事讲义气,朋友多,应酬多,和朋友聚会总免不了喝酒,他喝酒的那个量,简直可以称“酒仙”。我调侃他是“友情第一,身体第二”。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65ZHE1SIGG.gif
酒是纯能量食品,高度酒含能量高,特别是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品,不含其它营养素,长期大量的喝酒,热量囤积在体内,久而久之,人的体态就会变得臃肿。再加上喝酒的时候就会吃进大量的食物,这些食物也会变成热量在体内囤积。过多的热量变成脂肪储存在体内,给身体健康带来隐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5ZHE1SIGG.gif
同事还有一个习惯就是吃宵夜。记得同事讲他年轻的时候,既会吃肉也能喝酒,也爱出去吃宵夜,身体也很棒。可是,人到中年,疾病就慢慢地找上身来。。。。。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5ZHE1SIGG.gif
同事的这次住院,也是因为出差在外,连续几天被朋友吃请,喝酒和应酬,饮食都没规律,放松了锻炼而复发的。而且血糖高到16.31mmol/L,饭后血糖26.1mmol/L。正常值是小于或等于6.1mmol/L
,餐后不大11mmol/L,而同事的数值已超出许多,健康已出现危象,这是个不容乐观的数据。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83ZHE1SIGG.gif
同事2008年曾发过一次病,第一次发病,血糖也上升到18点多,病后同事在生活方式上进行了调整,自己在家做饭,减少应酬次数,多吃粗粮杂粮,增加含高膳食纤维食物的摄入,减少脂肪和盐的摄入,加强锻炼,一段时间血糖控制在理想数值以内。后来见血糖正常了,又放松了监控,致使反弹。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3ZHE1SIGG.gif
大家试想,白天在酒桌上应酬,吃晚餐时,又喝进了大量的酒,吃进不少食物,能量本来已经超标,然后再去吃宵夜,这样的生活方式,咋能让人不得病呢?
特别是到了中年,人的生理出现了一系列的变化,消化吸收和代谢的能力比起青年时期也相差很远,在饮食上就更要注意合理膳食。如果晚餐摄入了过多的食物,再加上宵夜,多余的热量就会沉积在血管壁上,导致动脉粥样硬化。若沉积在肝脏没被代谢掉,就容易形成脂肪肝。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05ZHE1SIGG.gif
不管是健康的中年人还是老年人,都建议合理安排一日三餐,特别是要注意晚餐的合理安排,晚餐应以清淡易消化为好,按照《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晚餐的能量应该不超过30%为宜,全天的饮食安排以30%、40%、30%的比例更符合人体的需要。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43ZHE1SIGG.gif
写这篇博文也是为了提醒大家和同事,注意饮食均衡,保持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不合理饮食带来的健康隐患。http://www/uc/myshow/blog/misc/gif/E___6730ZHE1SIGG.gif
http://s1/middle/6000e9fdx885688336e40&690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