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步
程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439,639
  • 关注人气:1,33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韩信只打四仗两胜两败刘邦为何封他齐王?(连载141)

(2020-11-05 16:01:12)
标签:

《刘邦的诡秘人生141

程步研究原创

分类: 《真刘邦》

我们身边老有这样的人,不干事没本事,却跑官、要官、买官、讹官,春风得意,步步高升。淮阴侯韩信就是这样的人。

韩信在刘邦革命第三阶段“统一”时,才以项羽司令部警卫连战士的身份投诚过来,先做了接待参谋,后来在萧何手下做治粟都尉,为刘邦的三大战役运送粮草。刘邦打完三大战役后荥阳相持时,一个偶然的机会,韩信才带兵打仗。到刘邦杀项羽一统天下,韩信只打了四个小仗,而且是两胜两败。

伏击项羽于京索间,胜。

打魏豹偷袭安邑,败。

在张耳领导下打赵王歇和陈余,胜。

犯错误捣乱偷袭齐国历下城,败。

请参看本主前述博文或专著《真韩信》。

这等战绩,这等革命经历,韩信却厚颜无耻向刘邦要官,要当齐王。“使人言汉王曰:‘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南边楚,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愿为假王便’。”

就如我们身边的很多无耻之徒,干一分的活儿却要十分的利,只有一分的能耐却要十分的权势,跑官、要官、买官、讹官,经常得逞一样,韩信也得逞了,被刘邦封了个没有地盘的空头齐王。他后来又以不来垓下合围项羽向刘邦讹地盘。请参看本主有关博文。

无耻之徒哪里都有,不分中外;哪个朝代都有,不论古今。可是很多官本位思想严重的人愚昧无知,只看官大官小,官大的就认定一定有能耐有功劳。司马迁深谙其道,使劲一忽悠,两千年官迷心窍的人真就信了,韩信在他们的眼里真就成战神了。本主有专著《真韩信》和多篇博文论述此事,有兴趣可以参看。

问题来了,你说韩信没能耐,没战功,一生只打了四个小仗还两胜两败,又捣乱犯错误致刘邦革命事业遭遇严重危机,还厚颜无耻向刘邦讹官,那刘邦为什么要答应他的无耻要求,这不奇怪吗?

不奇怪。换了你是刘邦,你也会答应。

第一,在秦末战乱那个特定的时间段里,王不值钱,形如狗尾巴草遍地丛生。刘邦正奋力干的事情,就是要杀尽造反诸侯王,恢复秦始皇的一统江山。

关于这一点,天下有识之士无不一清二楚。刘邦的部下死党都心知肚明,所以没人向刘邦要王。只韩信傻帽,如一只贪吃的老鼠,眼里只看见前面的利益,对头顶上悬着的滴血利刀视而不见。

秦末战乱自陈涉称王起,到项羽主持大封诸侯王,再到刘邦因各种原因封王,短短几年间,连老带新,有史明载,一共冒出来41个王。

陈涉、吴广、襄强、武臣、景驹、秦王子婴、楚怀王熊心、章邯、董翳、司马欣、燕王韩广、司马卬、申阳、臧荼、共敖、张耳、田儋、田荣、田巿、田安、田广、田都、韩成、魏咎、魏豹、赵王歇、陈余、彭越、黥布、刘贾、韩王信、田横、卢绾、项羽、吴芮、郑昌、刘邦、陈婴、韩信、刘仲、张傲等。

这其中,大部分王在称王或封王后,没活过半年。光刘邦就已经亲手或参与宰了11个王了。光齐王,就已经被杀了6个了。

上述这些王还都是有些来头,占了一定的地盘,被载入史册的。还有很多无名鼠辈,占了座城池就自己称王,不在少数。这就如同一百年前的军阀混战,七十年前抗日战争,所谓司令如牛毛,拉起个几十人的队伍就能称司令。京剧《沙家浜》不有唱词,胡司令“十几个人,七八条枪”他就成司令了,这等事情不分古今。

张耳就比韩信聪明,他原本就是大封诸侯时的常山王,心里想称王,嘴上不吭声,撺着韩信去说。被刘邦封王后,赶紧跟刘邦攀亲家,把儿子张敖给刘邦做女婿。这张敖也极能装孙子,在刘邦面前卑躬屈膝,结果连他的马仔贯高都看不下去,不忍目睹。可是就这样,要不是张耳死的早,要不是吕后不肯叫女儿做寡妇,死活跟刘邦杠,刘邦早把张敖杀了。就连刘太公的亲戚刘贾,那还是有战功,还是刘邦自愿封的王,最后也被刘邦整死了(关于这个问题,后有详论)。

此时此刻,为了革命事业顺利成功,为了在马上就要围歼项羽大获全胜之前,不要无谓地节外生枝,刘邦何在乎再多个空头齐王?反正早晚是死,是你韩信自己找死。

第二,刘邦造反是逆天下人心而为,大好局面来之不易,不能因小失大。

秦末战乱,造反者都是要打碎秦始皇的一统江山,恢复列国纷争各自为王的旧制。唯独刘邦,因其特殊的身世身份,所做的事情是逆天下人心,是要恢复秦始皇的一统江山,因此最终是要消灭所有造反诸侯王。这一点,本主在前述博文中已多方论证,在此不赘。

因为逆天下人心而为,所以不容易,所以几度惊险。

入咸阳时,刘邦原本是要保留秦国,自己称秦王,叫秦始皇的弟弟秦子婴为相国,把守函谷关,再来一次秦始皇灭六国一统江山,消灭关外造反诸侯王,平定叛乱。可是刘邦的这个企图刚一露点意思,立刻遭到了部下的强烈反对。武将以死党樊哙为首,文臣以六国余孽张良为首。更凶险的是,刘邦起兵时的第一猛将曹无伤,竟然不为刘邦守函谷关阻击项羽等造反军,反而开关迎敌,引兵前来,叫刘邦顿时内外交困,生死就在眨眼之间。结果刘邦不得不第一次朝部下服软,退出咸阳,更自食其言,眼睁睁看着秦子婴被杀,咸阳被焚烧成废墟。

大封诸侯后,刘邦又要实行消灭造反诸侯王的心中大计,好不容易胡诌个“楚怀王约”,骗着部下还定三秦,消灭了章邯等秦国的叛徒。可是再要向前走,出函谷关攻打其他造反诸侯王,问题又来了。原来你还是要对造反同志大开杀戒?关于你那神秘身世的传言是真是假,看来不是空穴来风?幸亏这时来了个陈平,献奇计栽赃项羽杀了义帝楚怀王熊心,又演一出为义帝发丧的政治秀,这又蒙着部下向项羽讨还血债,这才攻入彭城,扫荡了沿途的一干造反诸侯王。

可是,刘邦毕竟是逆人心而为,占领彭城后,刘邦料定项羽必会回军试图夺回彭城,便在彭城摆下口袋阵,要将项羽一举全歼在彭城、下邑、灵壁的三角地间。万没想到,守彭城的是魏豹的部将曾贺,这家伙不是存心使坏就是心向项羽不肯死守,项羽大早杀到,中午就破城了。不要忘了,就在几天前,田横带着刚被项羽击败的齐国残兵败将,仓促反楚于阳城,项羽亲自率军打了很长时间,也没能克城。这之后刘邦退兵荥阳,就刘邦的大舅子周吕侯一个人守下邑,项羽又亲自带兵打了很久,同样没有克城。关于上述内容,本主前有博文论述,在此不赘。怎么攻彭城半天就克城呢?魏将曾贺心存二心呗。

现在,好不容易陈平再献12字奇计,“退守荥阳,缠住项羽、分击诸侯”,好不容易经过几年艰苦的荥阳相持,几度惊险,几度危急,刘邦因此还身负重伤,现在大计遂成,汉军已经全取天下,只剩下最大一股项羽了,而且项羽也已经是穷途末路,灌婴正在楚地攻城略地。这等时候,这等来之不易的大好局面,刘邦怎么可能因为一个齐王的空头支票,就叫它节外生枝呢?孰重孰轻一目了然,刘邦怎会因小失大?

第三,齐国虽下却守备薄弱很不牢靠。不能干事的人捣起乱来往往是行家里手。

今天的山东人名声很好,仗义疏财,一诺千金。秦末战乱时的齐国人却是反复无常,言而无信,忘恩负义。

秦始皇灭齐国,秋毫无犯,齐国的王公大臣一个没杀,整个齐国未历战火。可是陈涉一闹,齐国人立刻就造秦始皇的反自封为王。等到秦将章邯打来了,齐王田儋吃不消怂了,去向项梁求救,项梁立刻发兵前往救援。可是等到项梁与章邯战时,叫田儋支援,这家伙却拂袖而去,结果导致项梁战败被杀。这等忘恩负义,齐国人没一点愧疚。

大封造反诸侯王后,齐国又是第一个跳起来闹事反对项羽,结果被项羽杀得血流成河,“所过无不残破”。秦始皇秋毫无犯的齐王宫殿,叫项羽一把火烧成灰烬。这回齐国人很顽强,田横立刻收罗残兵败将,又在阳城竖起反旗。项羽大怒,率军围住田横猛攻,可是打了很久却未能破城。可是毕竟项羽人多田横人少,围攻下去田横早晚是死。幸亏这时刘邦攻破项羽的都城,项羽只好放弃打田横,赶紧回军救彭城。这等于是刘邦救了齐国,救了田横。

可是没过多久,原本说好的汉齐联合,东西夹击消灭项羽,也是给齐国人报仇雪恨,然者仅韩信混蛋地一攻历下,还没把历下打下来,齐王、田横就不问青红皂白,立刻把之前与项羽的血海深仇抛到脑后,立刻把刘邦破彭城引开项羽的恩情抛在脑后,当时就杀了刘邦的使者,投靠了项羽。那可是老革命郦食其,刘邦猛将《功臣表》排名16的景侯郦商的亲哥,看看齐国人多混蛋,多靠不住!

现在,虽然齐地被曹参、灌婴击败拿下了,可是那么大的地方,又是这等反复无常的民性,谁知道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被什么人一煽乎,又会闹将起来?齐地的一个大主田横就跑了。没走远,跑到彭越那里。凶险的是,彭越明知田横反汉,却把他收留下来藏了起来,什么意思?就这田横,到了刘邦称帝天下都太平了,这家伙还誓死不降,逃到海岛上,叫一干随众跟着他自杀,据说有几百人都死了,尸横遍野,真有点邪教的味道。徐悲鸿画了一幅油画,叫做《五百壮士》,说的就是这邪事,不知道何壮之有?

还有更要命的事情。汉军攻齐的主力,已经被灌婴带走去攻打楚国了,齐地守备空虚。一旦再次闹将起来,很可能出现秦始皇山崩后的悲催局面,齐地烽烟四起,曹参却手中无兵没法平叛。什么彭越、黥布、张耳之流,一心要砸碎一统江山,自己好称王称霸作威作福,谁保他们不会趁乱而起?

这时候项羽已经派人去拉拢韩信了,他们是老熟人,一起共过事,尽管当时一个是司令,一个是小兵。项羽能低下西楚霸王高贵的头去拉拢韩信,也一定会去拉拢彭越、张耳、黥布。不用多言,只要一问,“你们是想做独霸一方为所欲为的王,还是想做章邯、魏豹、田广般黄土之下的鬼?”这帮人十有八九会跟着一哄而起,刘邦一切革命成果,顷刻间就很可能落花流水了。

俗话说,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老鼠屎没什么本事,也没多大毒性,可是叫它掉进一锅粥里,一锅粥就毁了。

所以,刘邦审时度势,开张空头支票,封韩信齐王。一张空头支票,换来了齐地稳定;换来了灌婴在楚地攻城略地,抄了项羽的老窝彭城;换来了四面八方合围项羽于垓下,太值了。后来韩信又以不来垓下合围项羽,朝刘邦讹地盘,刘邦故伎重演,又开了张空头支票,说哪儿哪儿给你,韩信便喜滋滋,屁颠颠地来了。

这之后的事情毫无意外,都是早已注定,只韩信傻,利欲熏心视而不见。垓下之战刚一结束,刘邦立刻就夺了韩信的齐王。由于当时江山未定,刘邦此时想要回到都城长安,光路程就有几千里要走。一干造反诸侯王如彭越、黥布都还手握重兵。现在还不是杀韩信的时候,于是刘邦改封韩信楚王。找了个下邳不咸不淡无险可守的地方,给他做都城。

这时候韩信如果有点脑子,就应该辞而不受。论造反资历,韩信没法跟彭越、黥布、张耳比。论战功,没法跟曹参、樊哙、周勃、灌婴比,你当这楚王不是作死吗?

明摆着什么王不王的,刘邦说给你就给你,说拿走就拿走。现在给你个楚王,那是江山未定。一旦刘邦回到都城,坐稳了江山,黥布、彭越也回到封地罢兵过日子了,说罢你楚王,说把你杀了,还不一句话的事情?

韩信没那么聪明,或者说利欲熏心,鬼迷心窍,他还真喜滋滋地去下邳上任楚王了。到了楚地,呵,穷小子终于成暴发户了,那个嘚瑟显摆。

出门都得摆开军队前呼后拥(信初之国,行县邑,陈兵出入)。

韩信的国都下邳离老家淮阴200里,派人把当年的恩怨都召来。赐饭的漂母赏千金信至国,召所从食漂母,赐千金)。这没问题,知恩图报,自己的钱赏多少都可以。当年叫韩信吃胯下之辱的泼皮,破格提拔为中尉(召辱已之少年令出胯下者以为楚中尉)。这就不对了,国家有律法,什么人该提拔,什么人可以进体制当干部,都是有规矩的。你这么做,不就是为了显摆你无法无天,对谁都可以生杀予夺吗?这么胡作非为,就叫作死。

果不其然,没过多久,刘邦巡郡县,一根麻绳就把韩信捆死猪一般捆了起来(上令武士缚信,载后车)。回程路上几千里地,又叫人把韩信再捆得更紧点(遂械系倍),韩信这一路受罪受大了。又没过多久,吕后跟萧何联手,又是一根麻绳把韩信勒死在王宫长乐钟室。这还不算完,又把韩信一家老小,连带着沾亲带故的三族家人不知几十百口,悉数灭门(遂夷信三族)。

事情的来龙去脉就是这样,皆有史料干货为证。

没什么战神。

也没什么“高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史上有这等事情,但是安不到韩信头上。

韩信的下场是咎由自取。(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