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没打没谈赵高怎就许刘邦分秦而王?(连载55

(2019-02-25 07:06:06)
标签:

《刘邦的诡秘人生》55

程步研究原创

分类: 《真刘邦》

刘邦率军在茫茫大山中行军一千多里,终于逼近大秦国的重要险关武关,这个时候,前有险关难以攻克,两面是大山无处逃遁,行踪暴露不知关内四周早已伏下千军万马,真正是铤而走险,危在旦夕。

可是就在此时,“宁昌使秦”奇迹降临了。无名鼠辈刘邦,派出个无名鼠辈的使者宁昌,竟然成功地穿过了重重关隘,顺利抵达了大秦国的都城咸阳,而且又成功地打通了各级衙门的层层关节,见到了大秦国掌握实权实际上的最高统治者丞相赵高。更令人不可思议的是,已经指鹿为马完全控制了大秦国二世皇帝和朝廷的赵高,此时已经杀了左丞相李斯,囚死了右丞相冯去疾、将军冯劫,大权在握为所欲为大秦国丞相,闻听刘邦使者至,竟然立刻俯身下礼,派出使者离开咸阳,跋涉八百余里,来到武关等待刘邦的到来。更让人惊掉眼珠的是,使者竟然带来了赵高的密信,既没打,也没谈,赵高就主动提出将秦国一半奉送给无名鼠辈的造反者刘邦,二人平分秦国关中故地,各自称王(使人来,欲约分王关中)

我们不禁要问了,刘邦你到底是谁?你究竟有个怎样显赫的生父?为什么宁昌打着你的名号就能在秦国畅通无阻?一提你刘邦的名字,不可一世,权倾朝野,完全控制了大秦国二世皇帝的赵高,也不敢怠慢,赶紧召见,赶紧回复,还是派人远赴八百里来武关候见。

宁昌使秦时刘邦还没攻下宛城,还没有收编南郡人马壮大队伍,不过数千人马,从未打下过一座大城池,毫无战胜之威。其余造反军也还都在数千里之外闹腾,整个秦国关中故地仍然固若金汤,各重要关隘皆有重兵把守,秦始皇灭六国一统江山时的疆域、人口、钱粮的本钱还在,面对比六国时更加一盘散沙的造反诸侯王,谁说不能再来一次灭国统一?可为什么,一见刘邦的使者,一听刘邦的名字,还没打赵高就低头认输了,也没谈一谈讨价还价,就主动奉上一半的秦国,开出“分王关中”的巨利来讨好刘邦,为什么?

当然了,有人会说,“奸臣赵高心虚,胡作非为怕招报应,引入刘邦可以联手镇压反抗。”这话猛一听似乎有道理,然则细想却站不住脚。

从赵高这面来说,你怎么知道刘邦是个守信之人?焉知他不会像项羽对章邯那样,许而击之”先表面应允,等入了武关,到了咸阳,再翻脸开杀?天下人造反亡秦,杀秦人屠秦城从不手软,你这不是引狼入室吗?所以,赵高能够向刘邦派出使者,开出“分王关中”的条件,应该是确信刘邦与其他造反者不同,不是无名鼠辈,不会不守信用。

 再看刘邦这面,刘邦派宁昌使秦时,李斯还没死,秦国的朝政还掌握在丞相李斯和冯去疾的手里。在这之前之后,刘邦一直在流窜作战,那个时代没有报纸广播电视等传媒手段,刘邦不可能很快掌握秦国朝廷的变故,不可能知道有个奸臣赵高可以利用。所以,刘邦派宁昌使秦,应该做的是与良臣打交道的准备。敢于不顾一切地暴露行踪,言明时日,向武关推进,应该是断定,无论谁,只要看到宁昌带去的信和信物,知道他是刘邦,都会化干戈为玉帛,无有不开关相迎之理。

 

那么,宁昌带去的信里刘邦究竟说了什么?什么信物足以证明刘邦的身份,无论良臣也好,奸臣也好,都会确信不疑,相信刘邦讲信用,值得信赖,进而以礼相待,开关相迎?

所有这些疑问我们暂时还得不到答案。所有这些疑问,相信当时所有知道赵高有使来的诸将群臣都有,同样也是得不到答案。只刘邦一个人胸有成竹,抚掌暗喜,果然一切皆不出所料。可能有人会问刘邦,赵高为何有使至,来使何为?刘邦糊弄一句,天知道,必是诈也(沛公以为诈)

有了赵高的使者,很可能还是打着皇帝钦差的旗号,武关已经不在话下。就在武关守将开关恭迎刘邦入关,刘邦的文臣武将虽是满心狐疑,可也因为灭顶之灾突然化解,入关奔咸阳一片坦途,再不用流血牺牲玩命搏杀,而欣喜松懈时,刘邦却突然变脸,密令众将,杀!奋力冲锋,向毫无防备的武关守将发起凶猛进攻。

将令一下,众将虽是一头雾水,可毕竟对面是秦军,是敌人。造反亡秦杀秦人自当毫不犹豫,于是众将率兵一拥而上,肆意砍杀,占领武关。

有又有人会问了,不对吧?武关是张良献计用金钱收买,这才使守将叛秦开关放行。后来刘邦翻脸令众将背信发起进攻,也是张良献计说,武关守将愿降,但是他的士卒不一定都愿降,不如趁其松懈发动攻击(良曰:“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真的是这样吗?下文有解。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