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武灵王是秦始皇的太姑父?

(2016-01-19 20:26:52)
标签:

历史

文化

分类: 《大秦始皇帝》

《史记》没有载明秦始皇母赵姬家是赵国的哪个豪门,只有“子楚夫人赵豪家女也”但是其关于长平之战的文字,拐了三道弯指向了平阳君赵豹。

长平之战开打之前,赵孝成王曾就要不要接受韩国的上党征求大臣的意见,平阳君赵豹力主不能接受,而平原君赵胜主张应该接受,赵王采纳了赵胜的意见,接受上党,这便引发了长平大战。

长平大战一打两年,双方相持不下时,赵王担心打不赢,曾就战与和问计于大臣楼昌和虞卿。两人都主张议和,只略有不同的是,楼昌主张立刻发使秦国议和,虞卿则主张先合纵于楚魏,然后以此为筹码再与秦国议和。赵王可能是担心合纵楚魏时不逮及,故而采纳了楼昌的意见,立刻派人与秦国议和。

可是赵王选派的议和人选却十分奇怪,竟然是极力反对接受上党的平阳君赵豹赵王不听,与平阳君为媾)。

奇怪吗?太奇怪了。

依常理,既然你楼昌献计议和,寡人从谏如流采纳了你的建议,派楼昌去最是顺理成章。成赏败罚,公平合理。若是换别人,议和不成,你楼昌推卸责任说建议不错,是办事的人实施有误。

若是楼昌去不了,或是推诿不愿去,也还有其他合适的人选,可以派相国赵胜去。

平原君赵胜不仅名满天下,而且与秦昭王还很有些交情。长平大战之前,秦昭王曾亲自致书赵胜,邀请他去咸阳喝一杯“为十日饮”。赵胜也前去赴宴,虽不能说相聚甚欢,但至少与秦昭王打过交道,去咸阳也熟门熟路。派赵胜去,还有更深一层的合理性,解铃还须系铃人。长平之战之所以打起来,赵胜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当初是你赵胜极力主张接受上党,这才引发了长平大战。灾祸是你赵胜招来了,你自然有责任有义务去秦国议和,替寡人消灾。派赵胜去身份也合适。身为赵国的相国,平原君,代表寡人去跟秦昭王谈议和大事,秦国没法挑理。

不派赵胜也还有个合适的人选,蔺相如。

蔺相如去过咸阳,多次与秦昭王会晤。仅凭三寸不烂之舌,为赵国利益力争有礼有节,很让秦昭王敬重。比如著名的和氏璧事件,蔺相如虽是把秦昭王耍得可以,却分寸把握得很好,不仅完璧归赵,自己也未伤毫发。如此用人之际,为什么不派蔺相如去叫他再战秦昭王呢?

不派蔺相如还有前面提到的虞卿,也是可以派遣的人选。

虞卿是当时有名的说客,嘴皮子也很是了得。据说他粗布麻衣去见赵王,第一次见面就被赏赐黄金百镒,再见便被拜为上卿。“蹑蹻檐簦说赵孝成王。一见,赐黄金百镒,白璧一双;再见,为赵上卿,故号为虞卿。”虞卿并不是反对议和,只是主张不能单纯议和,应先派人联络楚魏,携楚魏合纵之势再与秦国议和。为什么不派他去呢?这头派他去秦国,那头再派人去楚魏,成不成先把声势造出来,不过损失些钱财而已。

可是赵孝成王手中有这么多能人,有责任有义务去议和的人,却一概不用,偏偏把这等大事交给了自己的舅爷,65岁高龄的平阳君赵豹,这太不可思议,太有悖常理了。

第一,赵豹一无所长,他因为是赵武灵王的小舅子,得赐赵姓,得封平阳君。在赵国五十多年没见他有丝毫建树,也没见他有什么特殊的过人之处。

第二,赵豹是坚决反对接受韩国上党的人,赵王不听,这才招致长平大战。此时赵王要赵豹去秦国议和,怎么开口?“舅爷寡人错了,不听舅爷言致使军困长平,国家危难。还请舅爷看在国家社稷的份上,出面跟秦国议和吧!”贵为一国之君的赵王,开得了这口吗?丢得起这人吗?

第三,就算赵王脸皮厚开得了口,丢得起人,赵豹也以国家社稷为重,同意去秦国议和,可他有什么能耐可以胜过名满天下的赵胜,能言善辩的蔺相如,刚从秦国归来的楼昌,还有力主拿钱就能成功的虞卿?赵王低三下四赔罪认错去求赵豹,何以见得他就能马到成功呢?

所以,赵王放弃楼缓、赵胜、蔺相如、虞卿,转而不惜认错丢脸,低三下四去求赵豹,叫他去秦国议和,必有道理。合理的解释应该是,赵豹手里有张王牌,只要他到了秦国,见到秦昭王,打出这张王牌,一定能能逢凶化吉,马到成功。

这个王牌是什么呢?军事威胁不存在,原子弹还没造出来。金钱美女也不存在,击败赵军打下赵国什么不归秦昭王所有?此时唯一能拿得出手,起得了作用的,只能是亲情。赵豹是秦昭王的儿女亲家,赵豹的孙女赵姬嫁给了秦昭王的孙子嬴子楚,而且赵姬已经怀孕,马上就要给秦昭王生下曾孙秦始皇。故而赵王认定,只要赵豹祭出这儿女亲家的王牌,再晓之以理,动之以情,一定比楼缓、赵胜、蔺相如、虞卿只空口白牙游说秦王更有力,更有利。秦昭王顾念亲情,或能与赵国停战修好。

当然,事情的结果是赵王错打了算盘。尽管赵豹真就以国家社稷为重了,派了郑朱去秦国议和(发郑朱入秦),无奈秦昭王一心要在长平一鸣惊人,向他死去的亲娘芈月,和被他罢黩的舅舅显示自己英明伟大,不仅没有同意议和罢兵,反倒是更加严厉地促战,定要在长平将赵军主力一举全歼。而此时身在长平的白起却有苦说不出。经过一年多的苦战,赵军伤亡5万人,秦军却伤亡二三十万。最后幸亏赵军主帅赵括年轻脆弱,一时冲动竟一马当先率军突围,结果死在乱箭中。白起因了这个借口谎报战功说是大获全胜,将赵军40万降卒全部坑杀。

至此,我们又得出一个结论和一个问题。

结论是,秦始皇豪门母家的掌门人是平阳君赵豹,赵豹是秦始皇的太外公,赵武灵王就应该是秦始皇的太姑父。

紧接着问题又来了,如此豪门,赵王、赵相、赵国人如何敢追杀他的女儿女婿外孙?更进而残忍的将其灭门?赵王、赵相、赵国人跟平阳君赵豹究竟有什么血海深仇,要残暴如此?

说来话长,一言难尽。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解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