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鹿之战的“河”是漳水还是黄河?
(2010-10-19 00:10:53)
标签:
历史程步研究原创 |
分类: 《真项羽》 |
所以,张守节是在想方设法替司马迁圆谎。把渡河解释为渡“漳水”,上述问题就基本迎刃而解了。漳水离巨鹿不远,三日粮可以抵达;渡过漳水一马平川,再不需要以船渡河可以破釜沉舟;由于身处黄河以北,可以数绝甬道;“章邯军棘原,项羽军漳南”合理;从漳水北岸的河南安阳发动进攻,最后在安阳附近的殷墟签署会盟顺理成章。
当然张守节还有一个问题始终无法解决,这个问题历代学者也都无法解决只好避而不谈,那就是司马迁说的对吗?项羽真的破釜沉舟大败秦军了吗?
于是程步问道:我们是应该迷信一个人下的结论,还是应该勇敢地承认诸多时间地点指向的事实呢?答案毫无疑问,当然应该是时间地点指向的事实:那就是项羽驻扎的是黄河北岸的安阳,渡的是漳水,只不过项羽没有大败秦军。司马迁为了不动声色地抬高项羽贬低刘邦,狠狠地文学了一把,如果我们把《史记》当成史籍,我们就不得不承认司马迁撒了个弥天大谎。这不是司马迁唯一文学或撒谎的地方,比如我已在博客中贴了“鸿沟协议谁求谁”“项庄舞剑纯属脱裤子放屁”“四面楚歌究竟谁骗了谁”“韩信背水列阵很搞笑”“秦始皇屠大梁了吗”等等。
网友们出于对司马迁的崇敬或崇拜,试图用“渡黄河”来推翻程步“项羽巨鹿之战,司马迁的弥天大谎”的结论,这我可以理解。然而,即使把渡河解释为渡黄河,仍无法推翻程步指出的巨鹿之战的诸多破绽,而这些破绽无一不证明了司马迁记载的时间地点与他自己的结论的相悖。
再比如,司马迁说项羽多次大败秦军,可最后会盟时杀死他叔父的章邯竟然当上了雍王,与项羽的顶头上司楚怀王平起平坐。大封诸侯时项羽只封得两个王,而章邯却封得三个王。一个战胜者怕是不会这样宽大他的俘虏,即使他发神经想这样,他的部下盟友怕也不会同意。
结论是显而易见的,这就如同皇帝的新衣,就看“大人们”有没有勇气承认自己曾经上当受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