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程步
程步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5,387
  • 关注人气:1,337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阏与之战”,读者上当

(2009-06-13 10:43:45)
标签:

阏与之战

赵奢

多个心眼

狭路相逢

杂谈

分类: 《真秦始皇》

我在博客上发了一篇“阏与之战被人忽略的精彩”,一个朋友看了给我来电话,说别人都说“阏与之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你偏说不是,你不是跟人抬杠吗!我说:“对不对吧?”他说:“倒是有理,可是网上都跟你的说法不一样。”我上网一搜。果然,几乎所有涉及“阏与之战”的文字,都不约而同地得出结论,“阏与之战”是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著名战例。看来,赵奢不仅忽悠了赵王,也把所有的读者都忽悠了。我们的读者、学者,那么容易轻信文字中的只言片语的结论,真是让人悲伤。

《真秦始皇》出版之前,就有人对我的写作方法提出建议,说你没有必要反复论证一个问题,读者只需要结论和精彩的描写,这样才能畅销。我没有接受这个建议,原因有二。第一,因为《真秦始皇》是一个推翻两千年定论的书,要想让读者信服,必须要把所有的可能都论证到,也就是堵死所有的漏洞,新的立论才能成立。比如,现在博客连载的“秦始皇杀了27个大臣吗”,仅仅论证了“秦始皇的雷霆之怒莫名其妙”是不够的,读者会提出来:“也许他当时脑子乱了,做出不合常理的事情。”有没有这种可能?有的。因此,仅靠“雷霆之怒莫名其妙”不能否定杀27个大臣。

其二,现在的时代已经是一个开放、多元的时代,我们都希望言论自由,我们都渴望民主,但是,言论自由和民主,它的前提是老百姓不盲从,会思考,不轻信专家和权威。不然一个人一忽悠,大家都当真,都跟着他走,那就惨了。赵本山的小品《卖拐》,有人批评没思想内涵,赵本山说不对,它的思想就是我们要独立思考,不能被一两个人的花言巧语忽悠。独立思考从何养成,从我们熟知的历史故事开始最好,最容易。但是,我所坚持的不是一句简单的“这段史实不合情理,不可信”,现在有很多翻案的书都是这么写成的,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或者只有一个并不可靠的文字,就来否定已有的定论。我是要在足够的证据前提下来否定它。所以,我的论证都很多,很长。比如“秦始皇杀27个大臣”,大约有9条证据,我才敢说它不可信。这个过程就是一个思考的过程。这个方法能够培养我们独立思考的能力。

“阏与之战”读者为什么会得出“狭路相逢勇者胜”的结论,就是因为看了赵奢的一句话“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勇猛者必胜”,就轻信上当了。赵王上当可以理解,因为他没有看到赵奢后来的所作所为。读者、学校老师、研究历史的教授,这些人上当就没有道理了。赵奢出兵后就坚守这是“勇者胜”吗?不是。秦军下山后赵奢反而带兵上山抢占险要,这是“勇者胜”吗?也不是。最后的战斗是秦军处于“道远地险路狭”的困境向赵奢进攻,这是“勇者胜”吗?也不是。这么多的事实读者都视而不见,就相信赵奢的一句话道远地险路狭,就譬如两只老鼠在洞里争斗,勇猛者必胜”,可见直到今天,教育已经如此的普及,大学生直至博士、教授已经如此的众多的情况下,我们还是如此的容易被人忽悠。

所以我们真得“多个心眼”读历史。同时也“多个心眼”读报纸,“多个心眼”读书。“多个心眼”不是什么都怀疑,而是要过过脑子思考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