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公共安全再敲警钟为谁鸣?

(2014-01-07 09:00:23)
标签:

杂谈

公共安全再敲警钟为谁鸣?


作者:盛克选


1513时左右,在宁夏西吉县北大寺发生一起踩踏事故。当日,部分群众到西吉县北大寺参加已故宗教人士忌日纪念活动,寺院在为信教群众散发油香(油饼)过程中,由于群众相互拥挤,发生意外踩踏事故,目前已造成14人死亡。


回顾历年来发生的重大踩踏事故,很容易发现一个共同点:不该发生的悲剧,几乎都与人为因素有关,最终导致群体性伤亡。但必须指出的是,踩踏事件导致的悲剧,除了人为因素的直接原因外,还有公众聚集场所安全管理存在的盲区。


根据2007年国务院颁布的《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条例》规定,大型群众性活动的预计参加人数在1000人以上5000人以下的,由活动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预计参加人数在5000人以上的,由活动所在地设区的市级人民政府公安机关或者直辖市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实施安全许可;跨省自治区、直辖市举办大型群众性活动的,由国务院公安部门实施安全许可。


很显然,在1000人以上的群众聚集活动,主办方要通过安全许可批准后方能举行。但对于1000人以下的活动,并没有上述严格的安全许可必要条件。正因如此,很多不大不小的群体聚集活动处在监管的盲区下,主办方在开展活动时,所在场所的安全保障也大打折扣。而事实上,安全事故的诱因无处不在,每一个细节都可能造成致命伤害。1000人以下的公众聚集活动,对其场所的安全设施、逃生通道、应急预案等安全条件,同样亟待严格的规范化管理,不能存在盲点。


西吉县发生的踩踏事故,暂时还无法判断这个聚集场所的属性。在相关新闻中,对事发时的详细情况及事发后采取的应急疏散措施,也并没有详细的介绍。比如说,该地能容纳的人流是多少?当时参加忌日纪念的有多少人?突发情况后,寺院方或者应急救援部门做了哪些更详细的努力?再如,如果该地是合法的人流聚集场所,相关安全指数是否达标?等一列问题都有待相关部门调查后揭晓。


当然,每当提起类似的踩踏事故,那些血的教训,除了给社会管理敲响了警钟,还提醒每一个生命个体对安全意识的重视。常说“安全无小事”,避免引发悲剧从每一个细节做起。生活中,难免会遭遇各种不同的险情,掌握基本的自救逃生技能也显得尤为重要。面对危险,如若具备基本的逃生自救能力,对自身造成的伤害程度将会减少到最低。


鲜活的生命猝然离去。默哀的同时,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该反省,公共安全玩不得“儿戏”。悲剧一次又一次敲响警钟,如何避免类似的事故发生?除了完善的安全管理,筛查纠正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建立长效机制;相关的安全常识普及教育和每个公民自觉掌握逃生自救的技能,缺一不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