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洪水“卷”走了批评,卷不走民意

(2010-07-26 09:15:10)
标签:

杂谈

洪水“卷”走了批评,卷不走民意

 

盛克选

 

近日,据《新京报》报道,江西省委机关报《江西日报》曝光景德镇邮局组织员工公费旅游,但当日该报在景德镇的许多订户发现,刊发此文的版面缺失,指称景德镇邮局封杀省委党报。事后,景德镇市邮政局证实缺版事实,称因抗洪导致丢失。

 

一份报纸因抗洪原因导致丢失,不排除有这种可能。但一份报纸当中的某一个版因抗洪而丢失,的确有些不可思议。为什么洪水偏偏“喜欢”这一页?为什么仅此在江西省景德镇发生“意外”?读罢与此,令人眩晕过后,浮想联翩。仅此一篇新闻报道,缘何令景德镇邮局成为新闻焦点热搜词。带着这样的疑问,笔者查看了原载《江西日报》曝光的这篇报道。

 

报载,据景德镇邮局一位知情员工透漏,上级单位发了一笔奖金,局领导决定将这笔资金用于副科级以上干部和部分营销人员出国旅游。对此,该局基层员工纷纷表示质疑:钱是大家赚来的,不是死款,成绩应归功于全体员工,为什么只安排副科级以上干部去旅游?为什么不能用这笔钱去帮助需要帮助的员工?的确,当集体面对大笔奖金,应该计划怎么去花,怎么去乐,花钱买快乐,也是人之常情。但是,来自团体共同努力的业绩,为何成为仅有的特权者拥有,基层员工的质疑也不无道理。

 

然而,这则被党报曝光的新闻,其命运并不长。当日,《江西日报》电子版上的新闻,竟在邮政局送来的报纸上神秘“消失”。更“神”的是,当日多个景德镇地区的订户都缺失这个版面。为此,景德镇邮局回应称,最近部分地区遭遇洪水,邮路不通,影响邮件运输。换言之,也就是因为洪水而丢失。

 

毋庸讳言,不管这份报纸是真的因洪水而“消失”,还是邮局本身编造荒唐理由搪塞舆论。但说明一点,邮局作为报刊(信件)等信息传递的重要途径,资料丢失存在着不可推卸的责任。究竟报刊版面是如何神秘消失?其真相还没有得到可信验证依据的前提下,姑且可以暂时避开“丢报”过程的判断;但是,邮局送报缺版的事实摆在眼前。因此,我认为,邮局除了需要承担丢报无可推卸的问责外;从丢失的版面内容而言,还“丢弃”了来自基层员工的声音和利益。

 

表面上看,报纸版面批评当地邮局公款旅游的新闻集体消失,不排除邮局自行处理报道“消失”的可能性,可谓自己扇自己耳光,确实有几分羞辱。但是,即使地方邮局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为自己错失遮羞,即使邮局采用有待商榷的手段愚弄人民群众公共信息知情权;事实上,最终没有逃过人民群众的双眼。相反,其神秘消失背后,或许还有更本质的“标本”可以解读。

 

笔者认为,当集体利益责权攥在少数人手中,公共职权将变为“特权”。基层的话语权变得相当微弱。因此,权利掌舵者在私欲的潮水中,客观条件促使他们追求获得更多既得利益贪念开始滋生萌芽,已经得到的东西再想得到,没有得到的东西盼望得到。想尽一切办法追寻获得利益资源,以“权”谋“利”,把基层利益的意愿和声音抛掷脑后。更有甚者,打着公款与公共利益的旗号,捞取自己的特殊利益。然而,当媒体曝光后,批评的声音危机自身利益与权利时,他们不得不反复权衡来自社会多重的舆论压力。因此,权利因私欲放弃了公平的利益分配,掌权者与基层利益发生矛盾冲突时,批评的声音被“洪水”神秘冲走的粗糙回应,是对民意的漠视。然而,即使洪水“卷”走了批评,但仍然“卷”不走民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