豪华简历之惑:小学生择校拼成绩更得“拼爹妈”
标签:
求职简历爹妈千元小学生教育 |
豪华简历之惑:小学生择校拼成绩更得“拼爹妈”
文◎盛克选
铜版纸、全彩印刷、装订成册,厚达数十页甚至一两百页,制作成本数十元乃至上千元……。这是温州一些小学生的豪华简历,比大学生求职简历还要煞有介事。有家长说,简历是择校的名片,是对孩子的包装,做得精美些,容易给招生老师好的印象,吸引学校的注意。他们给好几所学校投递了简历,毕竟好的民办初中招生名额有限。一家图文店的老板说,有些孩子的简历,还表明了家长受教育的程度,以及职务,如公司老总、高级工程师等,尤其是就职于政府部门的家长。比拼的不光是孩子的成绩和素质,还有家长的实力。(5月22日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
我们知道,国家展开全面实现免费九年义务教育的政策,其目的在于让每一个孩子都有平等的教育机会。可是,在当前幼儿教育,小学教育,乃至中学教育,无一不与择校扯上关系。只所以产生这个局面,我认为,其主要原因在于,目前社会沉重的就业压力与就业机制,促使家长选择更为优质的教育资源。然而,由于区域性教育资源不平衡,师资水平等教学质量差异化,优质的教育资源在一定的时间内,还难以普及。从而,也就有了“择校”的必然。
仅此而已,制作成本数十元乃至上千元的豪华简历,甚至简历上还有家长的职务等家庭背景信息。其出发点在于,面对成百上千的求学者,让自己脱颖而出,能够被优质的学校相中。在教育资源越来越趋于商业化,经济化的今天,当然,我们必须思考一个问题,“豪华简历”究竟对择校升学起不起作用。
据报道中,多数初中老师认为,没必要过多在简历上下工夫,学校更看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学校拿到材料后,直接看学生成绩如何,到底得过哪些奖,分量重不重,每个学校都有“硬指标”,达不到条件的,简历再精美都没用。关键还在面试,老师会观察孩子排队时间长了有没有耐性,懂不懂礼貌等。
可问题是,成本数十元乃至上千元的豪华简历并非个别学生的行为。据了解,在武汉、南京都曾出现类似现象。甚至还有家长还花钱为孩子发表文章,然后装入简历。如是说,如果学校在收阅简历过程中,拒收豪华简历,采用统一的招生表格资料。我想,豪华简历也就不会成为潮流。在普通简历与豪华精美简历面前,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其他场合,对方肯定会毫不犹豫选择第一时间阅读精美的豪华简历。可以说,这是常识般的潜规则。一定程度上,在有限的招生名额中也就具体投机性。存在即为合理,既然学校允许豪华简历出现,那么必有他的可取之处。虽然老师们认为,这种简历不管用,但为什么还要接收家长的豪华简历?为什么简历中总是浮现那些权利和背景实力的影子,挥之不去,莫非这些权利和实力的字眼能刺激着某些人的那根神经?这是个值得思考的话题。
毫无疑问,豪华简历的出现是教育资源发展不平均衡的有力佐证,教育部门一再强调,各级中小学应以义务教育公平原则,促使教育均衡发展。事实上,学校面对成本数十元乃至上千元的豪华简历,千姿百态,格式各异。首先从升学简历的表述形式上就已经失去了教育择校公平的原则。在成百上千的简历中,豪华简历增加了学校对简历的投机阅读系数。但必须承认,“豪华简历”的出现正是遭遇择校市场经济化的潜规则。然而,只要豪华简历与择校机制并存,教育腐败也就成为无可回避的话题。
新闻背景:
http://news.cyol.com/content/2010-05/22/content_3244465.htm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