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卫

(2012-05-31 22:19:48)
标签:

大卫

佛罗伦萨

米开朗基罗广场

圣母百花大教堂

复制品

分类: 视野

http://s8/middle/5ffae2d3gc160d1d31085&690
  说起来,有点像当下中国许多地方搞城市雕塑的做法,当年意大利佛罗伦萨市政府邀请一批艺术家,创作城市雕像。艺术家们雕好后,经评委会评选,最后米开朗基罗的大卫入围,被立于市正厅门前。而评选委员会成员中便有达•芬奇和波堤切利等知名艺术家。

  那时,宗教势力的影响和家族统治,形成严重的束缚,阻碍艺术的发展,而米开朗基罗充满了对唤醒人性解放的渴望。那年,他31岁,精力充沛,思维敏捷。有一块被别人曾雕刻过,有五米多长的石材被提起,但那是块未能达到创作理想而被废弃的材料,这一放就是100多年,任由风吹雨打,不被人所关注了。当市政厅要求他雕塑,又面对一个被废弃的材料时,米开朗基罗并没有马上表态,他蹲下来,静静地观察那块废料,他发现材料本身是上等的大理石,纯到没有什么杂质。 

  艺术家们清楚,与其用别人用过的材料,接下去往下干,还不如选新料重新开始。 他面对那块巨石,不知发呆地端详多久。他用思维的手,一遍遍地抚摸着那冰冷的废弃材料。渐渐地,如同透视一样,他从那块狭长的大理石上,看到一个双目凝神的巨人……他对周围的人说:“大卫已经在里面,我只是去掉多余的部分即可。”在乱象中苦苦思索,他确定以色列古代大卫王战胜侵略者巨人哥利亚的故事为题材,表现大卫割下哥利亚头颅,取得胜利的瞬间表情。  

  米开朗基罗脑海里的画面是:大卫左手朝上,紧握肩膀上的甩石带,右手下垂好似握拳,头部微俯,目视前方,处于迎战状态。

  简陋的工作室里,“叮叮当当”声响了四个春秋,年轻的米开朗基罗一锤一凿地剥去石头多余的部分,大卫的肌肤和骨骼渐渐地显露出来,还有那双凝视的眼神,最终,一个活生生的大卫站立在人们面前。人物所表现的造型之美,肌肉的轮廓和喷张的血管,栩栩如生,令观者无不惊叹。人们简直不敢相信,这个雕塑便是从那块被废弃多年的石料中走出来的。

  作品被放在市政府办公地老宫门前,露天矗立,引来观者无数。由于人们太过喜爱,你摸一把,我碰一下,雕像匀称的表面开始变化。几百年后的1873年,人们再也看不下去大师的杰作如此地经历风吹日晒了,市政方面决定保护起来,便移至佛罗伦萨国立美术学院陈列室保存,供学生们素描之用。原位置摆放上一件复制品,也就是我们今天能看到的老宫门广场那尊。

   2005年8月,当我第一次到佛罗伦萨时,在维奇奥宫前的领主广场(又称老宫门广场、君主广场)看到这幅雕塑,兴奋得难以抑制。这是我看到的最逼真的大卫,一改过去从书本上看到的印象,兴奋地以此为背景连续拍照。

   次年,宁波市和佛罗伦萨市作为友好城市互赠“礼物”,佛罗伦萨赠送宁波的恰恰是复制的青铜大卫,而宁波赠送的是复制的南宋石刻文臣武将一对。

   大卫一到,宁波选择了风景秀丽、临江滨水的大剧院前树立。一个让世人景仰的大师作品,来到宁波,也算是让无法到佛罗伦萨的人,能够“在家门口”,目睹世界级的艺术之作,尽管它是复制品。宁波拿出了最好、最显眼的地方安置,足显重视程度。后来有消息传来,对方一时找不到文臣武将的安置地,长期搁置在库房中。后来,宁波方面一个很正式的代表团欲前去访问,接待方碍于面子,不得不安置到一个较偏僻的社区内。难怪到过佛罗伦萨的中国人,没听谁回来谈到过这组来自东方的雕塑。从艺术上讲,他们也许太不缺大师作品了。

  此事不免让人感慨,文化的礼尚往来是需要有生存的土壤、烘托的氛围和对等的阶梯。走遍佛罗伦萨的大街小巷,在数不尽的广场中,难见与他们无关的人物雕像。崇尚英雄,首先是他们自己心目中的英雄。对此,远涉重洋的文臣武将倘若心灵有知,不知会作何感想。

  2012年5月,当我再次来到佛罗伦萨时,首先来到城市东南圣米纳多山丘的米开朗基罗广场,从那里向西观望,佛罗伦萨城尽收眼底,圣母百花大教堂的大圆顶在夕阳的映照下,更显庄严神圣。广场上也有个大卫雕像,青铜复制品,很像宁波那尊,所不同的是雕像的四角,还有米开朗基罗为美第奇家族墓雕塑的昼、夜、黎明、黄昏一组雕像。大卫面西俯瞰,凝神关注,似乎在专注地看这座美丽的城市,竟然是如此的协调自然。

  维奇奥宫前的领主广场上,游人如织,觅食的鸽子近距离地落在人们的面前,自由自在地行走。我再次近距离地观看曾经合过影的大卫,还那么真切,那么富有质感。猛然间,我看到投向古老宫殿斑驳墙壁上的大卫身影,似乎看到了一个遥远的、若隐若现的大卫,他脱离这个汉白玉的躯壳,轮廓清晰,剪纸般地贴在墙壁上,在展示着大卫的美与力的组合,这一表现形式,也是深入人心,令人心潮澎湃。

  对一般游客来讲,真品和复制品究竟有多大差别,形与神的细微差异究竟有多大,实在是难以言说,只是心中充满着憧憬,大老远地跑来,以感知的心态来朝拜而已。大卫——多少人心中的美神,他如同影子般在影响着我们,成为崇尚艺术,观赏人体美的一幅标尺。至此,佛罗伦萨三个大卫中,我欣赏了两个,均为复制品,若加上那个已在遥远东方落脚的,三个大卫给了我不同的文化内涵。

  大理石的也好,青铜的也罢,无论多少个大卫,其实还是一个大卫。出于对艺术的向往,在我们的心中,早已培植出一个力与美的统一体。更多的时候,滋养和激励我们的,总是心中的那个大卫。佛罗伦萨艺术学院陈列的那座母本大卫,至今未见。倘若有机会,一定要前去欣赏。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平民柱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