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阿童木评点童谣----筛箩箩

(2009-08-26 21:44:05)
标签:

嘴跟着腿

腿跟着嘴

筛箩箩

打面面

锅里煮个鸡蛋蛋

兖州经典儿歌

阿童木

分类: 人文兖州

阿童木评点童谣----筛箩箩

 

亦唱亦动  益智无穷

   俗话“嘴跟着腿、腿跟着嘴”是说孩子学步和学话同时进行,如共同锻炼会相得益彰、事半功倍。在兖州农村,孩子呀呀学语时,有一美妙童谣“筛箩箩”,可教孩子学话学步。阿童木将童谣的唱法描述一下

    孩子刚会站时,大人坐于板凳,让孩子站在大腿上站稳,双手各牵孩子的小手,然后有节奏将双手向里外荡起,大人与孩子间形成仰合之势。大人需配合孩子的动作,动作多由孩子完成,以锻炼孩子站立挪动与上身的协调运动能力。大人边将孩子荡过来荡过去边反复吟着:筛箩箩、打面面、锅里煮个鸡蛋蛋!......多遍后,大人猛然将孩子抱于怀中笑问:给谁吃、给谁吃(指鸡蛋)......孩子在故事情节中多先说:我吃......渐渐大人教给孩子自己的名字,让孩子说:明明吃、腾腾吃、壮壮吃.......而后大人会逐渐教给孩子说:妈妈吃、奶奶吃、爷爷吃、姑姑吃、叔叔吃......如此往复,乐此不疲。

    年龄大些的博友一定记得筛箩、担面、煮蛋、做饭的动作。大人与孩子的仰合之势及吟唱节拍动作均合筛箩担面的劳动动作,协调配合,可永无终结之时。童谣简单明了,通俗易懂,朗朗上口,具有一定故事情节。通过童谣,增加了亲情,锻炼了孩子的运动协调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在设置完仅有一个鸡蛋可供选择的场景下,教育孩子由独食变成分食、共食,由独爱变为博爱。所以,“筛箩箩”不仅是童谣,更是一款互动益智游戏,堪称经典中的经典。 

    另外,根据阿童木了解,"筛箩箩"在全国各地还有不同唱法,曲调大同小异,内容上有的更丰富,但都少了兖州“筛箩箩”后边对鸡蛋分享的追问与选择,比之兖州“筛箩箩”自然逊色。

    版本一:筛箩箩,打汤汤,两斗麦子蒸干粮。蒸了让谁吃?让俺XX吃。吃了干么?搬砖头,砸瓦碴儿,砸了俺XX的狗爪爪儿。搬砖头,砸石头,砸了俺XX的屁溜溜。----大人孩子来回的边晃边唱。

    版本二:筛箩箩,打场场,晒了粮食给姥娘。姥娘不在家,宝宝摔了个仰八叉。----大人孩子来回的边晃边唱。

    版本三:筛箩箩,打糖糖。谁来了,大姑娘。蒯的啥?蒯的大油膜。吃的啥?吃的杏。咋不吃?咬不动。----大人孩子来回的边晃边唱。
    版本四:筛箩箩,打面面,XX来了吃饭饭。杀小鸡儿,烙油膜,不吃不吃再来个。----大人孩子来回的边晃边唱。
    版本五:筛箩箩,打站站,上外婆家里吃饭饭,驴屎嘎瘩搅蒜面,不吃不吃吃两碗,屙你外婆一正间,妗子看见不耐烦。----大人孩子来回的边晃边唱。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