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忆小学恩师张荫轩

(2023-10-06 19:44:47)
标签:

杂谈

       我的家乡,20岁以上的人,都是读私塾学的文化。自从日本占据热河省以后,日本统治者极力限制私塾,开办日伪规定的学校,但总没建起来,一般老师也站不住脚。
      1944年,来了一位老师张荫轩,他是本省平泉人,家庭很富有,兄弟三人都是请家教读了十几年的私塾,学问都很渊博,且博古通今,更重要的是有高尚的民族气节。荫轩老师是大哥 ,两兄弟也常来我校,帮荫轩老师稿些教学活动,常深入各班级辅导我门学习。
      荫轩老师来后仅半年多的时间, 就把我们学校搞得热火朝天。
      据我回忆荫轩老师搞了以下活动:
      首先、讲解古典抓了校容校貌的建设:
      一是立校训:一块1x0.5米木牌写有”自强不息“四个隶体大字。各教室写有”陶冶情操“、”勤学好问“、”相互友爱“、”锻炼体魄“等字样的小木牌;
      二是,树旗杆:荫轩老师亲到北树林选了15米高的一颗杨树,拉回来请木匠做了一个旗杆立于房前。每天举行朝会,唱歌、作操、校长(荫轩老师已任校长)讲话。
      三是,修建球场:把校院西高东低的坡度修整成球场,成立了兰球队。
      第二、讲解典故,培养学生的上进品德:
      有一天,荫轩老师在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君子行》:“君子防未然,不处嫌疑间,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正冠“。经过荫轩老师的讲解,他告诉大家,做人要光明正大,行得直,走得正。
      以后,荫轩老师不断讲勤奋好学的故事,如”头悬梁,锥刺股“,”如囊莹,如映雪“,”匡衡凿壁偷光“等等。特别细讲了”苏老泉,二十七,始发分,读书籍“和”若梁灏,八十三,对大廷,魁多士“。讲完让大家讨论:古人为什么有这么大的毅力?
      通过以上建设,荫轩老师召开了一个家长会,参观校容校貌,争求意见。家长们边看边议论,都说搞得好!接着荫轩老师提出开夜校。家长们听说开夜校,都拍着巴掌赞不绝口。
      夜校就这样定了。
      我记得夜校学的第一本书是《三字经》,讲了两个晚上。第一晚上,讲的是古时从南宋开始到民国初期,都把《三字经》作为启蒙教材,即为学字,也是学做人。第二晚上,细讲“囊莹”到“映雪”到“凿壁偷光”,从从“头悬梁,锥刺股”再到“苏老泉,若梁灏”等典故,越讲越细,越讲越深,我们的学习自觉性也越来越高。
      接下来,开始学《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这一学就是一个月。以后,开始学习古文。
      古文的线装本名为《古文释义》,今本(平装)名为《古文观止》,内容是一致。古文在我们学习中分熟读文即能读、能背、能默写;这类文有:兰亭集序、秋声赋、吊古战场文、陋室铭、醉翁亭、阿2房宫、六国 论……;阅读文即流览一下就行。
      以上是1945年秋的事,这以后我就缀学了。
      后来的结果如何 ,我不得而知了!(记述刘俊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