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尔夫不是完美运功

(2010-06-23 20:13:52)
标签:

高尔夫

球具

赛事

选手

澳大利亚

分类: 高尔夫深呼吸

高尔夫不是完美运功

一场高尔夫比赛就像一场电影,看的简单,主办的难,主导一场比赛才是真难。

 

策划一场高档次的职业赛事,我都会成立一个危机处理小组,成员都是各个领域最优秀的,他们必须有独立判断的能力,外语的优势,谈判沟通的技巧,还要有20场以上职业赛事主干历练,才能有效化解突发状况。

 

比赛选手来自各地,每次最频繁碰到的就是选手与球具的准确到位问题。职业赛事没有选手临时候补的,比赛前七天,就得开始追踪选手所在位置,然后沟通、协调他们的机位状况,尽管再三确认,人到了,还是有掉行李、掉球具的事情,虽然这是球员个人的事,但做为一场赛事的主导者,必须协助参赛选手、球具准确到位。

 

比赛前三天,危机小组成员负责传达72小时天气状况给选手、媒体及场地维护方,天气变化是最难掌控的,我们所提供的是高尔夫的天气预报,风速、雷雨及破晓、日落时分,这是职业赛事的重要因素。像是天气太热,必须让120救护车加强中暑防范设备;每年夏天在台湾、新加坡等地的职业赛事,逐洞投入的各种降暑工作都考验危机处理人员的高度智慧。

 

在国外,职业赛事必须投入300位以上志愿工作者,每个洞最少12人,由于国外高尔夫人口普及,我们很容易就能募集到有高尔夫经验的人群,他们可能是退休老人、妇女、年轻学生,能依照工作需要进行配置,在国内,就会碰到麻烦,历练丰富的老人募集不到,几乎都是学生部队,他们的缺点是缺乏沟通、协调力及权威感,所以在国内的职业赛事,观众的喧哗、观众在选手击球过程的移动与打闪光灯拍照、警戒线的设定成为漏洞,这些看来不起眼的小事,会让一场高档的职业赛事扣分。

 

在国外的PGA巡回赛,有些比赛对观众的手机是采取保管不准带入,为了达到比赛高品质,即必须采取特别手段,这个工程非常浩大,我们必须培训一批退休型的老人及妇女投入工作,他们在入门口前执行保管手机,一般观众都能配合。这个项目在国内就有实施上的麻烦,为了让比赛高品质,我们在12年前就采取这个方式。

 

比赛前一天,选手透过练习赛及职业、业余配对赛,会反映球场不合理现象,常出现的事情是果岭太硬,这是澳大利亚干旱期办职业赛会出现的事,还有沙坑沙子的松软度、障碍区抛球的合理性...,就这么24小时时间,我们要监督场务人员调整到合理的状况。

 

现场比赛电视转播的要求度愈来愈高,为了镜头追球,三D立体拍摄成了第十八洞的常态。危机小组人员必须能判断现场布置的安全性与合理性。大批电线在球场内对比赛流程会产生干扰,我们必须用隐藏的做法让电线尽量从人们的视线消失,否则,一旦球被电线绊住,依规则引用虽可抛球,但我们不希望它出现,因为它会影响到比赛的公平性。

 

说到维护比赛的公平性,我们必须要和裁判人员沟通,比赛过程出现问题时,必须先用法规来看问题,职业赛对球员自律性的要求高,不管大牌与否,只要球员在场内违反规则,都要用规则来解决问题。球袋里多放了球杆、计分卡出错、对规则没有充分理解而错记杆数...,球员因技术犯错而被取消资格或罚杆,从主导比赛的角度看,我们不希望有任何球员被取消比赛资格,但比赛在公平的前提下,壮士断腕的决定是不能心软。

 

从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澳大利亚、美国、加拿大、台湾到中国,历经这么多国际职业赛事,回想起来,没有一场是平顺度过,我想,高尔夫不是一项完美的运动,高尔夫赛事也多少会有遗憾的,就像吃烧饼没有不掉芝麻的,只是把细节准备到充分,让掉芝麻的可能性降到最低而已。

 

《注:这篇文章是为“高尔夫人”杂志创刊号所写》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