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高尔夫文化美国公开赛十恶高尔夫教育中国 |
分类: 高尔夫深呼吸 |
圆石滩之美国公开赛落幕,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一流球星的忙着救球,套句中国人的话是:打懵了、打晕了。但不管怎么糟,却是一场不折不扣的干净比赛。
高尔夫球比赛之不干净,中外皆然,只是程度差别。简单说,高尔夫文化越高的地方,越干净,反之,污点越多。
不单是业余比赛,职业比赛也有记录可查。
我曾多次在中国与国外职业教练、职业选手的培训课程,调研过高尔夫最令人厌恶的10种人群,“不干净的作假”并非十恶之首,但都列在内。我发现,高尔夫文化越高的国家,关心度低,相对的,偏高。在中国,,“不干净的作假”比较靠近十恶之首。
高球票友的海南联赛舞弊门、黄药师奔驰总决赛之8只鸟...(族繁不及备载),都映射出中国高尔夫赛事的致命问题。大约十年前,台湾PGA职业球员考试,发生集团舞弊。加拿大CGTF教练测试,舞弊成风。
今早看了风尘子的最新博客,引述一段他的言论“如果不能建立起良好的规则环境和敬畏规则的气氛,则我国的业余高尔夫必定免不了继续乱象丛生”。从法规来看问题是绝对准确,另外的问题是,谁在初学高尔夫时,就先接受高尔夫规则的熏陶。
在中国,所谓学球,多数就是学怎么打球。学生眼中对教练的要求,能把球打好是高标准。有多少人希望能从教练那里学到别的?
高尔夫规则与礼仪的素养要从小扎根。高尔夫文化、教育都得有历史才算数,看超过百届的美国公开赛,有必要学学,人家的高尔夫是怎么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