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网推荐
·愚人节:恶搞也是种创造?
http://s16/middle/5ff74ad0t9fc6d051a79f&690
再过几个小时,我们将隆重迎来一年一度的“愚人节”。每到这个时候,每个人似乎都变成了美国中情局的高级特工,用怀疑的眼光看待着周围的一切。更有甚者,就连出门也忍不住要比平时多吸两口空气,似乎想检验一下空气中有没有弥漫着“愚人”的气息?
即使这样的“草木皆兵”,有时也难免中招,真可谓防不胜防。让你不由得竖起大拇指,佩服发明“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句名言之人的高明。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就在于总有些爱红火热闹的人一过三月十五就在期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为了这一天,不可谓不煞费苦心。圈目标,订计划,想对策,设预案,反复研究反复讨论,有时候还要进行团队攻关。在将这一切提高到战略高度进行认真准备的同时,在战术上还要进行侦查和反侦查,渗透与反渗透。
一切搞定,万事OK。接下来,需要做得就是耐心等待——脸上绷着,嘴角乐着,心里惦记着。当倒记时最后数到“0”时,“愚人”好戏正式拉开帷幕。这个时候更能看出一个团队是否能够团结胁作,一个人是否具有卓越的领导才能。灵活的现场指挥,选准发动“愚人”战役的节点……一切都不可谓不是艺术——高超的指挥艺术,高超的配合艺术。当然了,整个过程一定不能掉以轻心,否则就有可能前功尽弃。如果就“愚人”不成,反被人愚,那不可谓不“糟糕”。“失败”了,总结一定是少不了的,也是有必要的,因为不论从哪些角度都得承认失败是成功的亲妈。
如果仅仅是同事之间、同学之间、朋友之间,出于善意的玩笑,那么,不仅无伤大雅,反而会增强感情,给生活增添快乐的作料。可问题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也许是生活太过淡,也许是他们在寻找逝去的激情,总把“愚人”上升到事业的角度来对待。在这方面,你不能不佩服他们的才智。每年,他们都会很负责任地保证花样不重复,保证让你防不胜防,保证让你一招毙命,保证让你……是的,这种情况下,愚人不再仅仅是“愚人”了,已变为了恶搞,恶搞的结果就是让你不可避免地患上“愚人节恐惧症”,让你想到“愚人节”,就像日本人想到“核辐射”一样。
我们在无奈,我们在感叹。我们无奈,我们中国的传统佳节有些已被人们尘封在记忆的最深处,甚至被人们遗忘,外来的“洋节”却被人们牢牢记住,被“有心”的国人不断挖掘新的含义,不断花样翻新,推陈出新。我们感叹,国人不仅能够将散落在犄角旮旯的洋节搜罗全,更能够让这些洋节“洋为中用”,让这些洋节在“异乡”幻化出耀眼光芒,这种敢叫洋节换新天的做法不得不让人佩服,不能不值得老外们学习。
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面对洋节,我们正践行着这句曾激励过新中国人几代建设者的话,只不过,我们现在不在建设。
“噢,对不起,您不要生气。”
“对,愚人也是一种建设,恶搞本是一种创造。”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