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遥远的地方》》,瑕不掩瑜!
没有当过兵的人,很难理解真正的兵对军队的情感;没有在新疆当过兵的人也很难理解戏中以韦铁为代表的军人对昆仑山的感情。这部军旅戏再一次的吸引了人们的眼球,是一部难得的有内容有思想的好戏。
一、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韦铁问战士们的一句话“我们的身后是什么?”“国家!人民!”“我们的责职是什么?”“保卫祖国!保卫人民!”“我们的誓言是什么?”“一切为了祖国,一切为了人民!”韦铁、丁浩天、袁鹰、老蔫班长,他们或扎根边防,或为边防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无不体现了对祖国的忠诚,对人民的热爱。
二、浓浓的战友情,浓浓的亲情。
袁有生为掩护韦铁,丧失了生育能力,韦铁背着妻子将刚生下的孩子送给了袁有生,虽有大男子主义作风,但几十年来坚守誓言,连自己的妻子都不告诉,体现了一个真正男人重然诺的作风,颇有司马迁笔下侠士的风采,虽然这一切对桂红云是那样的不公平。桂红云知道袁鹰是自己的女儿后,虽忍受着常人难以忍受的骨肉不能相认的巨痛,但也坚守着誓言,没有认袁鹰,保守着这个秘密,最终又牺牲在救女儿的路上,体现出了母爱的无私伟大。
三、人性的伟大与卑琐。
韦铁、袁有生、袁鹰等人身上体现出了人性的伟大,而吕强则体现了人性的卑琐。我一直觉得人性是骨子里的,是学不来的,看完之后更加证明了我的这个观点。吕强,这样的人,在现在这个私欲膨胀的时代是更多了,而韦铁等这样的人则是越来越少了。愿人性的伟大永存。
四,袁鹰之死,值得商榷。
袁鹰,作为边防军人,是知道边防高海拔地区的必备注意事项的,编剧给袁鹰安排的这种死法,固然可以突出袁鹰的高大形象,但死的没有太多积极的意义,一没有真正的救了灾,救了人,二还得让其它人找她,让其它人随时都有牺牲的危险,三军医大学学成归来必会对边防作出更大的贡献,也能早早为我军的现代化作为应有的贡献。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