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让孩子为你的情绪买单
(2009-10-26 13:58:47)
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信念情绪面子负责期望值杂谈 |
分类: 育儿心理 |
很多父母对孩子都有过高的期望,当孩子达不到自己的要求时,父母就会很生气。尤其和别人家的孩子比起来,自己孩子的表现会让他们感觉很没有面子。
冬冬每每犯错都要承受妈妈的责骂。这次,冬冬在单元测验中又考砸了,他想,老师可能已经给妈妈打过电话了。他心情紧张地回到家。果然,一进家门,妈妈就拉开嗓门骂开了:“真是丢人丢到家了,考出这样的成绩,你要我把脸往哪儿放?”冬冬心里七上八下,还没弄清楚老师到底对妈妈说了什么,这时爸爸正好下班回家,见到盛怒的妻子和发愣的冬冬,叹了口气,丢下一句话:“你这孩子真是无可救药!”就回房去了。那一刻,冬冬恨不得有个地洞可以钻,他觉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人。
冬冬父母很少打孩子,但是语言上的责骂,却像鞭子一样令人痛苦。他们不是不爱孩子,只是他们太在意别人的眼光,孩子的表现成了他们的形象与尊严的代表。这样的心态,难免在孩子有错时,夸大情绪地责备孩子。
学会控制情绪——不要让孩子为你的期望值和面子负责。孩子做了惹父母生气或伤心的事时,父母总是告诉他:“孩子你错了!你该为我们的反应负责。”生气的父母很少试着去了解孩子行为的真正理由,他们只是打骂孩子一番,告诉他们惹父母生气是不对的。孩子在这种信念下长大,孩子也觉得自己该为父母的不悦负责。那么这个信念当然也可以延伸给孩子的另一个相同的模式:别人该为我们的喜怒哀乐负责。自己痛苦了,自然可以责怪别人。
因此,家长必须花一些时间思考自己对子女有什么期望?这些期望是否合乎孩子的能力、兴趣、理想?甚至可以问自己:对孩子要求的标准是否是自己期望的成分较多?当父母感觉非常沮丧、懊恼时,可以检视内心关于引发情绪的想法,把不能忍受、自责等不合理的信念去除,直到合理的感觉和情绪产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