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育儿父母母亲家长 |
分类: 育儿心理 |
现在0-6岁孩子的父母大多是七八十年代出生的年轻家长。由于各种原因,很多父母在儿时的许多梦想可能都未曾实现。他们成为父母后,把自己的爱好、兴趣都强加给孩子。虽然现在孩子的生活环境普遍都很富足,却不见得快乐。让孩子学习他们根本不感兴趣的东西,只能导致他们更厌恶学习。甚至孩子一开始有兴趣的东西,由于家长过分强调学习结果及技能的掌握,反而使得孩子产生反感。
曾经我在报纸上看到这样一篇报道:一位母亲从小就梦想能拥有一架钢琴,由于经济等方面条件的制约,未能如愿。如今有了孩子,经济条件也好了,希望孩子可以帮助自己实现梦想,就把全部的心血倾注到孩子学琴上。孩子3岁时开始学琴,起初还有些兴趣,可母亲每天却规定了大量的练琴时间,让孩子越来越厌恶,不过在“高压”下,5岁的孩子就能弹出许多曲子来。正当母亲沉浸在自我满足和欣喜中,孩子在快6岁时,仅仅是因为不想再弹琴,竟用菜刀把自己的几根手指砍断。母亲怎么也没想到自己的“美梦”会变成孩子的“噩梦”。可能每个人看了这个故事都会和我一样为这个孩子感到惋惜,可像这样血腥残忍的故事并不是个案。父母虽然赋予孩子生命,但孩本身子毕竟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理想、追求和感受,尊重他们的选择可能会比替他们选择更适合孩子的成长。“阳光总在风雨后”,不要害怕孩子经受挫折,哪怕他们的选择是错误、失败的,哪怕他们为此付出代价。没有一个人的一生是没有挫折和伤痛的,但就因为这样我们的人生才更加精彩啊!
另外,有的家长一味地溺爱孩子,把这种爱作为正确的早期教育方式,对孩子的生活实行全方位服务,处处迁就,孩子犯了错误也不及时纠正,让孩子像小皇帝一样的生活。这样的教育环境,使得孩子今后经不起一点的风吹雨打,久而久之孩子不仅容易形成任性、脆弱、依赖、意志薄弱的弱点,更易导致许多不良行为的发生,甚者会违背法律和道德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