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身边有很多年龄不同的孩子,不知大家有没有与我同样的感受,这些你所熟悉或者知道的孩子们,好像都过着相同或者相类似的生活,他们父母每天也好像在为同样的事而奔波和烦恼着。如果你不认同,可以尝试着想想我们小时候的生活再看看你的孩子是不是与你小时候过着同样或者类似的生活,看看你是否在用父母教育我们的方法去教育你的孩子。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清晰的感受到生活、工作环境的改善,都可以清楚的说出让我们感触很深的变化,可是对于孩子的教育方式却几乎还停留在父母生育我们的那个年代,唯一有所改变的是随着家庭收入的增长,孩子在业余时间参加补习、兴趣培养班越来越多了。相比之下,好像我们比我们的孩子更加幸福,因为我们在他们这个年龄的时候更加单纯和轻松。与朋友或者家人聊天时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赞叹:“现在的孩子可真了不起,什么都懂!像我们那时候,只会和小朋友在外面瞎玩,啥都不知道!”我并认为这是对当代孩子的赞扬,反而是孩子们的悲哀,他们成熟的代价是失去了童年的天真与烂漫!
如果有人问我:“世界上最忙碌的人是谁?”我会毫不犹豫的回答:“家长!”为了孩子可以有个好的前途,为了不让孩子与其他孩子有所不同,用家长的话说:“为了孩子不被社会淘汰。”家长不惜让孩子成为其他孩子的复制品,每天奔波与各种学习班和运动场所。几乎每个周末,孩子做的事都是一样的,甚至比平常上学还要辛苦,家长也在奔波的同时互相打听是不是有更好的机构可以让孩子成为电视上的天才儿童。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阿!这让我想起了自己的童年和母亲.......
妈妈是一个很伟大母亲,她为了我成长付出了很多心血。从母亲见到我的第一眼开始,她就下定决心不能让这么可爱的女儿与其他孩子一样,一定要让她有所做为。所以大概两三岁的时候,母亲就为我报了舞蹈学习班,我成为了那个学习办里最小的一名学员,当时我还没有教师里用来压腿的杆子高,老师也只是报着让我随便试试的心态同意接收我。虽然我的年龄最小,可我一点也不比其他学员落后,可能因为我从会走路开始就喜欢跳舞的缘故,我练的也特别刻苦,就算回家也会床上地上的来回练习,哪怕头被磕出大包、腿被老师压得无法正常走路我都从来没有放弃过。也就是从那时开始,妈妈更加下定决心培养我,只可惜不是舞蹈而是小提琴。
在我快过四岁生日的一天,妈妈看到电视上的乐团演出便问我是否想学小提琴,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当然就算我当时经过思考也同样会答应,因为我那时还不是很清楚小提琴到底是什么东西。第二天,妈妈就通过各种方式为我打听到了当时本市小有名气的提琴老师,希望我可以跟他学习。到了老师的授课场所我们才知道,原来我又是班里最小的学员,这次老师可没答应妈妈的请求,因为我当时胳膊连最小号的琴头都摸不到,根本无法练习。可是妈妈并没有放弃,她和老师说:“老师,没关系的,我只是想让她试试,哪怕这一年她啥也学不会也没关系,至少她可以受到熏陶阿!”老师看妈妈那么诚恳,也只好收下我了。回家后,妈妈很认真地和我说:“女儿,虽然你在学习班了年龄最小,但是你很聪明,就像在舞蹈学习班一样,只要你肯刻苦练习就一定会有成绩的!”从那天开始,我就很少看到妈妈脸上的笑容了,取而带之的是妈妈对我的责备和由于我有时偷懒而受到的“皮肉之苦”。在妈妈的严格要求下,我很快成为学习班里最优秀的学员,并在一年之后参加了人生中第一的小提琴幼儿组比赛获得了第二名。
成绩并没有让妈妈的脚步稍做停留,反而让妈妈更加加快了在提琴方面培养我的脚步,妈妈开始从只想让我有个业余爱好转变成希望成为专业提琴演奏家了。所以我在得了奖不久之后就投奔了本市最好的提琴老师,并开始我将近二十年的小提琴学习生涯。在这段时间里,我的妈妈无论风吹雨打、严寒酷暑,从没有一次延误过送我去老师家上课,由于我当时在姥姥家住,所以妈妈每天下班后第一件事就是回姥姥家看我练琴,然后在骑车回家,有时甚至连晚饭都没吃就被我气走了。现在想想妈妈那时其实很辛苦和危险,因为她每天骑车回家的时候都是晚上十点多了,尤其东北到了冬天,风雪像刀子一样在脸上划过,地上的雪把冰盖得严严实实,一不小心就会摔倒。可就是这样,妈妈也从没有丝毫想要放弃念头。就在我在提琴方面的造诣属于巅峰的时候,姥姥和爸爸相继去世了。这对妈妈和我们这个家无非是最大的打击,而且妈妈也在爸爸的那次意外中受了重伤,差点失去生命。就在这种艰难痛苦的条件下,妈妈也没有放弃对我的培养,让我参加了各种学习班,还把我送到了俄罗斯去留学深造。
在我出国的八年里,妈妈每天只花不到十元钱,剩下的都为我存起来做为在俄的学费和生活费,那时的母亲是那样憔悴和孤独,母亲经常和我讲,那时她每到周末就一个人站在窗台看外面,看街上的行人、父母带着孩子匆忙的赶往学校......每当看到这些,妈妈就会想起我在她身边的点点滴滴。就从那时开始,我和妈妈的关系有了微妙的变化。妈妈会经常给我写信,在信中妈妈无数次向我检讨,希望我能够理解她对我的严厉,不要嫉恨她,妈妈第一次敞开了心扉让我了解一个母亲的辛酸。其实,我从没有对妈妈丝毫的埋怨,因为当我出国离开妈妈的那一刻开始,我就明白了母亲对我人生的重要性。虽然我现在最终还是在俄罗斯自己改了专业学习法律,没有走妈妈为我安排的演奏家这条路,但我和妈妈现在却是最好朋友,我们无话不谈,彻底没有任何界限。
我希望通过我的故事来告诉年轻的父母们,并不是你们为孩子安排的路就是最适合孩子的,孩子们有自己的梦想,为何不尝试让他们去做真正的自己,不去做任何人的复制品,只做自己!让他们去走自己路,让别人说去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