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原载于《父母世界》)
旅伴在出游这天,正好一岁半。老实说,我也摸不准他到底喜不喜欢旅游,但看到我要走就抱着大腿大喊妈妈的架势,姑且认为,他宁愿跟我走遍天涯海角,也不愿意一个人在家跟奶奶搭积木。
照例,这次绝大部分人都投了反对票。我发现成年后只要想做自己喜欢的事,别人毫不意外总是会反对,这事说起来就大了,传统啊价值啊安全啊没完没了。一个人带一个一岁半的小孩出行容易吗?
应该没有想象的那么难。亲生骨肉,就算再难,也不能半路一扔了事。
如果你要觉得难,那还真是难得一步都跨不出家门。一岁半的小孩,刚会随意走动,刚有了自主意识,但绝没有半点控制能力,和假装掩饰情绪的社交功能。他要哭便哭,他要闹便闹,携带在身边,像一枚移动的定时炸弹,谁知道他到底什么时候发作。
当然,首先,他是一件大于10kg,需要随身携带的行李,并且必须密切关注,该行李一经丢失,就是弥天大祸,永远无法弥补。我试着安慰自己,就当是长出来的20来斤赘肉,其实并没那么可怕。
抱着旅伴,手里拽着婴儿车和行李箱,这就略感狼狈地上了路。不过旅伴很高兴,他目不转睛地在飞机场看着一架架起飞降落的飞机,大概以为自己来了飞机游乐场,抱着要登机的时候,死活不肯走,只好耐心说服,我们要去坐飞机了。他念叨着“坐飞机”三个字,也就没有二话。
旅程不长,过程也不煎熬,经过前几次的锻炼,玩具,零食,随时拿来吸引注意。后来我突发奇想,不如给他喂顿飞机餐,还有什么比在一个不能动弹的区域吃饭来得更消磨时间?后果是他把飞机餐撒得满地都是,旅程的后一半我一直在弯腰捡米粒,他则痴迷于用蜡笔在垃圾袋上作画。
实际上旅程中最大的难点,莫过于到底怎么把三件行李安全地从a送到b,还好旅伴关键时刻还算听话,他用一种对陌生地点的畏惧表情,乖乖站在我身边,看着我忙得像个种植园里的黑人奴隶。我可以单手搬一只20kg的行李,还可以再抱起他一起移动,幸亏产后减肥失败,体壮如牛。
旅伴有个好处,不管是在商场里还是公园里,哪怕是再微小不过,成年人绝对不会多看一眼的景点,他都可以玩得兴致勃勃。比如澳门街心公园,或者泰国某个咖啡店的小花园,消磨一下午时间绝对没问题,玩累了瘫在我身上睡得死沉,宣布我终于可以暂时轻松一会。但同样的,对于人潮涌动的地方,热情不大,只要我一推车进女装店,他立刻嚎啕大哭,好像将迎来一场浩劫。
另一个焦心的问题是吃饭,为此,我的行李中第一次出现了一只锅,是的,我将开始自己做饭,只为了旅伴身体健康,不过目前为止,还是偷懒带他吃了好几顿蛋炒饭。
据弗洛伊德讲,婴儿失忆说的是三岁前的小孩并没有记忆能力,这期间发生的一切事情他都记不住。于是很多大人都说,为什么要受罪带他出来玩?孩子也受罪。
不过旅伴的笑容不会骗人,而且有个好处是,他绝不会回去跟人炫耀,嗨,我刚去过哪里哪里。他对世界一视同仁,毫无偏见。
世界上最糟糕的旅伴虽然让我精疲力竭,但也给了我一个完全不同的全新视野,原来和他在一起的世界,这么不同。到底哪里不同,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