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迷信惹出的祸事

(2009-05-25 12:07:45)
标签:

迷信

祸事

解脱

道路

佛法

分类: 时事评论

一个网友在我博客里留下了以下的信息,他告诉了我这样一件真实的事:

 

在湖南平江,一位农民的孙子体质很差老是生病。善良的农民听人说小孙子有个“关山”,就请人写了个“符咒”,说要贴到车子上去。这个农民刚好在一个砊上做工,他为了方便,就顺手把符咒贴到了砊上附近的一个村民的车上。第二天被发现了。车主和他同村的村民就把车开到了砊上要求停工闹事。最后,经当地派出所、老农、车主、砊上领导协商,要求老农赔车主6600元。

 

就是这事!

 

这位网友觉得,事件的发生是由迷信思想引起的,老农的迷信引发了事件车主迷信地索要彩头6600元。网友十分同情那位老农,他觉得同样是生活在农村的人,那老农为了这车主六六大顺的好兆头,要整整在两百多米的井底下工作大半年。 如果仅仅就是为了一个好兆头,那66元不也是六六大顺吗?他可怜那位老农,他发出感慨:人心就是这样自私!

 

在这个过程中,老农自私吗?自私!他把这个“符”扔在别人家车上时,他“相信”这个“符”的能力,并希望人家将这个“符”带走,那样,他孙子的身体就会好起来;那个车主自私吗?自私!他也“相信”这个“符”的能力,所以一看自己的车成了帮别人运“关山”的工具,怎么想都觉得触到了霉头。不仅根本没有帮这个老农的意,还气愤填胸地将车开到了工地示威,要求老农赔偿;派出所和工地的领导出来了,他们也“相信”这个“符”的能力,所以,很自然地站在事件的被动方车主的立场,将心比心,觉得车主应该是被“触了霉头”,而忘了(或者是因为别的原因没有办法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条例》对这种事件的处理规定,也同意车主提出的赔偿6600元的提议。

 

我想,既然大家都“相信”这个“符”的能力,都“相信”这种“增福”和“消灾”的方法,那可以让老农再请人画一个更大的、增福能力远远超过原先那个“消灾符”能力的一个新“符”送给车主,那不是很好吗?干嘛要换成6600元钱呢?干嘛让老农觉得这么委屈呢?干嘛要让车主一直这么紧张呢?还有,干嘛不换成66元钱呢?

 

所以,迷信,就是“盲目地相信一种并没有实际能力的东西或者行动”。盲目地相信一个没有能力实际帮助人的东西,就会有问题。说它是“祸事”,一点不错。在整个事件,没有一个人得益。

 

老农本来指望这个“符”能够为他孙子的健康做一点贡献,没想到倒自己给自己惹了一场麻烦,还被迫不得不接受赔偿别人6600元精神损失费用的罚款;为这个,他可能要苦苦地在黑暗的井里将自己大半年的辛苦汗钱白白奉送;而那个车主,有可能还觉得这6600元并不够化解自己认为所遭受的“霉气”。将来,可能由于自己不当心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车一旦出了点意外,说不定又会重新怪罪于老农。会不会故伎重演,再提出索赔要求,不得而知。而老农,本来就是弱势群体,第一次的争议他有错在先,不得不接受别人提出的高额赔款要求,自己的精神受得了受不了,会不会干出什么过激的事情,都说不清楚,将来,再有什么刺激的事情发生,就会更糟糕。

 

我猜测,这个网友是希望我能从这件事情的处理结果上发表一点个人意见。这个,我前面已经建议过了。我的提议是从逻辑层面上对这个事件可能引发的更深负面效应的一种假设对治;如果车主的心中已经升起对老农强烈的怨恨、需要不得不狠狠地敲诈一把才能稍稍息怒的负面心态,那我的提议可能根本就会被当成是一个傻子的提议。

 

作为我个人,更愿意从这件事情产生的因来说。

我们每一个人,内心都有“离苦得乐”的强烈愿望。但是由于“无明”,我们找不到正确地“离苦得乐”的道路。我们常常会慌乱而紧张地搬用一些不究竟的方法,比如这个事件中的“符”,来乞求短暂地获得某些安乐。但是,不究竟的方法,就算某些时候对某些人暂时管用,但带来的后果一定不是吉祥的,一定不会彻底地解除痛苦和烦恼。因为,不究竟的解除痛苦和烦恼的方法,它的层面是自私和局限的。一个人,不可能从别人的痛苦中,能永久地获得快乐。别人的痛苦,可能会暂时安慰自己类似于“希望自己受苦他人也受苦”,或者“他人受苦自己不受苦”等等这样的自私恶劣的心态,不仅长久的内心安乐不可能得到,这样的“安慰”也只是“拿盐水给口渴的人喝”。

 

究竟的解脱之路,只有佛法。

 

佛陀根据众生根基开示了八万四千种法门,除了为众生揭示了“因果不虚、轮回过患”等道理,更是强调“出离心”和“菩提心”。“出离心”即“出离产生烦恼因的心”,“菩提心”即“愿一切众生都能离苦得乐的心”。只有在“出离心”和“菩提心”的基础上,才能洞见“无常”和“无我”的本质,才能证得永恒的快乐。

 

路找对了,往下走,才可能看见美妙的境界。方法对了,往下使劲,才可能获得最终的成果。不管我们是在路的起点、中点或是道路的更深层次,我们都应该用究竟解除烦恼的正确方法来处理问题。

 

这就是我应那位网友的请求而所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