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埃尔:在中国旅行之爱与恨

标签:
爱与恨电动自行车柜子t恤皮埃尔中国旅游 |
分类: 虎狼e族联播 |
也许,相聚的日子,总是太过短暂。在机场送别皮埃尔的一刻,看着那件熟悉的红T恤背影逐渐消失,我深刻的感觉到了这一点。
一年前的现在,与他在魁北克城分别的时候,也是这件红T恤,这让人刹那间有些恍惚,仿佛是时间静止,又觉得一年如此匆匆而过。
好在,我们又有了一个新的约定,也彼此把这跨国的忘年交当作了一生的朋友,所以这一次的分别,犯不着有太多的伤别离。
这是皮埃尔第二次的亚洲之行,前后四个半月,1月底来到北京之后,稍作休整我们一起去了印度,之后我去了斯里兰卡,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而皮埃尔在印度又呆了一个多月之后,经尼泊尔来到了中国。
他的中国行程,是我们在印度共同旅行期间,我根据他的要求,还有我的推荐,经过几个晚上的热烈讨论加工而成的。
至今还记得,那是一张A4纸,图文并茂,中英文对照,我在印度南部一家旅馆的小桌子上趴了一个小时,终于把皮埃尔的中国行程敲定了,看着密密麻麻的地点和路线,觉得还是很有挑战的,也有些怀疑他是否能顺利走下来。
没想到的是,皮埃尔愣是没漏掉一个地点,还去了一些犄角旮旯的地方。从四川到云南,再到广西,湖北,湖南,陕西,最后来到北京,和我如约见面了。
东施效颦
他本来就是个“话痨”,再加上一路的新鲜材料,这下可有得讲了。
我一直在担心,他路上会出什么状况,不过有时候也在想,也许我的担心纯属多余。皮埃尔拥有一种难得的乐观主义,碰上再多再大的麻烦与困难,他也能够一笑处之,并藐视之。
有些人会因为畏惧而无法踏上旅程,皮埃尔语言不通,60多的年纪却无所畏惧。
而且,听他对在中国旅行期间一些事物的点评,实在让人眼界大开。
比如说,在中国一个多月走下来,老头最喜欢的一样东西,就让人大跌眼镜——居然是满大街随处可见的电动自行车。
六月的北京骄阳似火,皮埃尔却在大太阳底下发起了呆,嘴里面喃喃自语。看着一辆辆飞驰而过的电动自行车,他正在不停的赞叹。
“这东西真好,这么轻便,速度还挺快,也没有摩托车的噪音”。我们小区里停着不少这样的电动自行车,他终于逮到了机会,去尝试了一下,乐开了花。
他说加拿大没有卖这个的,甚至在考虑从中国托运一件回去,我说你们魁北克城没有,蒙特利尔总是有的,没必要花那么一大笔托运费。
长城艺术照
皮埃尔没有托运电动自行车,却托运了两件中国仿古家具回加拿大。自从第一次看到那些仿古的中国家具,他就着魔了一般,摩挲着打量着没完没了。
于是,在北京的一天,我们去了高碑店,这地方俺也是头一次去,算是托他的福了。那一天同样是烈日炎炎,高碑店古家具一条街,从这头到那头,我们愣是没有放过任何一家铺子。
这么说吧,当皮埃尔走进那些巨大的家具仓库时,他的表情,绝对可以与刘姥姥进大观园时的表情媲美,脚步也飘乎轻便了不少。
在皮埃尔他们家的车库里,我已经见识过他的木工手艺,所以他还是有些鉴别能力的,并且不放过任何的细节之处。
那天我的角色,是翻译兼搬运工,他的问题之多之细,简直让俺心力交瘁,最后终于选了两个仿古花柜,去搬到邮局办托运。
邮局的人一看到这两个柜子,就连声拒绝,说是尺寸太大了,没有合适的包装纸箱,又说这柜子有四条腿,托运的过程中可能折断,然后又说,加拿大对木材制品控制很严格,可能会禁止入海关。
我翻译给皮埃尔听,只见他的脸色越来越黯淡。我知道,这是他送给老婆的礼物,这么千挑万选折腾了一气,拿不回去多么扫兴。
经过大量的沟通与协调,这两个爱心礼物花柜子,终于得以顺利托运——邮费几乎是柜子价格的一倍。
我们去天坛,他对祈年殿回音壁兴趣一般,看到那些老太太扭秧歌跳扇子舞,却让他喜出望外,在一旁观看还不过瘾,最后和别人翩翩起舞起来。
我们的小区旁边有一个广场,每天都有一堆人在跳交际舞,皮埃尔就借着散步的名义,没事就去那溜达一圈,在一旁看个津津有味。
皮埃尔在中国被骗进过黑酒吧遭到勒索,还被抽烟的人熏得无处藏身。但他在中国旅行期间最仇恨的,就是滚烫的食物,这让他无数次狼狈不堪。
说到用餐,我们不怕烫,西方人不怕冻,这也是这次从他身上体会出来的。
先是一次吃早餐的时候,点了两碗混沌,刚出锅的混沌发散着蒸汽,热腾腾来一碗多舒服,当我一碗混沌下肚的时候,他那碗几乎还是满满当当。
皮埃尔的嘴此时不是用来吃的,正充当着一个吹风机的作用,忙乎着沿着碗边不停的吹动,看到我已经用餐完毕,他不禁有些着急,拿勺子捞起一个混沌,匆忙间想咽下去,却嘴里面大叫一声,又吐了出来。
“这么烫的东西,你怎么能吃得下去”。我仔细回忆了一下,烫吗,不觉得,因为我们已经习惯了,就如同他们大冬天喝冰水一样,习惯了就好了。
可咱中国的食物,大多都是热乎乎的,先后让皮埃尔“受伤”的,还有刚出锅的牛肉面,拔丝地瓜,韭菜盒子和汤圆。。。。简直是数不胜数。
让老头不能理解的,还有热白开水,他说这辈子也没喝过几口热的白开水。我家的矿泉水制热不制冷,他总要把水放在冰箱里,放凉了才拿出来喝。
鸟巢合影
有时候我们走进一家毫不起眼的小菜馆,服务员漫不经心地拿过来一本厚厚的菜单,图文并茂,让皮埃尔大为惊奇,这么个小馆子,居然能做这么多品种这么复杂的菜,一定雇了不少厨师吧。
“一般也就一到两个厨师。”
“看来我们要等很久”,皮埃尔下出了结论。
我不动声色,结果几个菜不一会就全上桌了。
“这些人是在变魔术”。他赞叹连连。
“要是你们加拿大那上菜速度,这些餐馆早就关门了”。
直到现在他也没搞懂,那些厨师是怎么做到的。
有一天皮埃尔站在我家的窗口,指着楼下的一家餐馆给我看,“那些人,喊着口号,走着队形,是当兵的吗?”
“不是,他们是餐馆的服务员。”
“为什么要这样……”
要解释得太多太多了,这就是很多旅行书里说的,中国不仅仅是一个国家,而更是另外一个世界。
不一定尽善尽美,绝对是眼花缭乱。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算得上是完美的旅行地。
---------------------------------------------
特别致谢:成都的程卓,云南的红,西安的鑫鑫,北京的珊珊,紫璇,小蓓,杨氏Twins
皮埃尔中国行线路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