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远离“毒物”

(2009-05-28 17:38:46)
标签:

毒常春藤

有毒植物

水毒芹

复叶

健康

分类: 虎狼e族安全

在野外活动时,尤其是在山地丛林中行进及寻找食物都要十分小心。因为不仅是野生动物会伤人,植物也能伤人。甚至有些植物触摸就能引起伤害。另外,有些菌类食用后也会引起中毒,严重者将导致死亡。这不是危言耸听,下面就介绍一部分有毒植物,请您在野外活动中小心对待。  
   
触摸就有害的植物  
 
有些植物,人一旦与它接触,就会受到严重刺激,引发皮疹。应立即用水冲洗受刺激部位。  
 
毒漆树 高2-6米,树干无毛。奇性复叶,小叶卵形对生,背部有黑色腺点,白色浆果簇生。  
 
毒栎 与毒常春藤相似,但树型更小,直生。小叶卵形,三片,掌状复叶,白色浆果。  
 
毒常春藤 树型更小,茎扭曲缠绕或直生。复叶上着生三小叶,叶形多变,绿色花,白色浆果  
 
宝石草 常与毒常春藤伴生。花瓣淡黄色,略带橙红色斑点,种荚爆裂时会射出刺激性汁液。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  
 
有些植物,食用后会引起身体不适,严重者会使人丧命。所以在野外食用植物要注意辨识。  
 
食用消化性有毒植物,除了一些有毒真菌外,还有很多,如一些树木的根、皮、叶,一些野果、野菜、花卉等。   

夺命草 高约30-60厘米,茎基部着生长条形叶。花茎顶端生绿白色六瓣花。致命的错误:将其误认为野百合或野洋葱!  
 

毒芹和水毒芹它们分布广泛,都属于伞形科植物。具有伞形花序的植物种类很多,而且都密集簇生着许多小花,很难区分。  
 
毒芹高达2米,茎多分枝,中空茎,外布紫色斑点。复羽状复叶对生,复伞房花序,小花白色,根也为白色。分布于荒川野草丛中。气味难闻,毒性很大。  
  

水毒芹平均高为0.6-1.3米,多分枝,茎上分布紫色条纹,密生根,奇数复叶,小叶双齿状裂,复伞房花序,白色小花簇生。总是分布在水边。气味令人难受,有毒。  
  
伞形科植物还包括大量可食用的种类,但是如果不能绝对肯定无毒,就不要冒险采集,有毒种即便少量食用也会造成严重后果。  
 
毛茛属类 分布广泛,株高几厘米至1米,从南至北都有。甚至北极圈内也有毛茛属植物生存。它们都有光亮的黄色,花瓣五片或更多。  
 
荨麻树  
热带地区广为分布,常依水而生,小型乔木,宽梭形叶片带刺毛,花枝下垂——很像栽培种荨麻。刺激皮肤的刺毛也类似荨麻,但毒害更大。种子毒性也很强。所以千万别去触碰荨麻的刺毛。 

我们身边常见的有毒植物  
 
槐树 路旁常种此树,生食用叶子和果实,会引起肠胃炎。  
 
刺槐 生食用叶子和果实会引起恶心和下痢。  
 
水仙 全株有毒。球根毒性特强,食用会引起头痛、恶心和下痢。  
 
夹竹桃 树皮和树叶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和眼花。  
 
秋海棠 含有酸味,食用会引起恶心致死。秋海棠类都有毒。  
 
樱草类植物 根茎有毒,食用会引起恶心和下痢。  
 
有毒菌类  

辨别有毒菌类,唯有一一记住有毒菌类,接受专家的指导,观察颜色、闻闻气味、触摸看看,实际去了解。食用蘑菇要特别注意辨别是否有毒。  
   
民间有一些识别有毒蘑菇和可食用蘑菇的方法:  
 
1、 毒蘑多有各种色泽,而且美丽:无毒蘑则多呈白色或茶褐色。  
 
2、 菌盖上有肉瘤,菌柄上有菌环和菌托的有毒;反之则无毒。  
 
3、 毒蘑多生长在肮脏潮湿、有机质丰富的地方;无毒蘑则生长于较干净的地方。  
 
4、 毒蘑采集后易变色,无毒蘑则不易变色。  
 
5、 毒蘑大多柔软多汁,无毒蘑则较致密脆弱。  
 
6、 毒蘑的汁液浑浊似牛奶,无毒蘑则清澄如水。  
 
7、 毒蘑的味道多辛酸苦辣,无毒蘑则很鲜美。  
 
8、 煮蘑菇时,毒蘑能使银器具变黑,如果加进牛奶,牛奶马上凝固。  
 
但这些方法都不是绝对可靠的。蘑菇的外形、色泽、生态与毒素没有必然的联系。有些蘑菇有毒,但经过水洗、水煮、晒干或烹调后,毒性会减少或减除。  
   
采食蘑菇始终要遵循以下原则:  

避开长有白色菌褶,茎基部有菌托(环状附着圈)以及带菌环茎上的真菌。伞状真菌中任何切开的伤口处菌肉变黄的种类都不要食用。  

避开任何正发生腐败的真菌。除非能确认是可食种类,否则扔掉。  

不同种类的毒菌,会引起不同的中毒症状。常见的症状有呕吐、腹泻、极度口渴、盗汗、痉挛、晕眩、失明、体温下降等。  
 
误食毒蘑后,应尽快设法排除毒物,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机体继续吸收毒素。  
  
可食性野生植物和菌类比栽培蔬菜营养价值高,但千万不要以身试毒,在分不清有毒没毒的时候最好放弃。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