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葛甲
葛甲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35,846
  • 关注人气:1,76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O2O寒冬也是天天果园的机会

(2015-11-27 19:42:05)
分类: 科技
O2O寒冬也是天天果园的机会

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日前发出的一份内部动员信被曝光,信中主要表达的意思是激励北京的项目团队,统一思想放下包袱,摆出进攻姿态,一举拿下北京战役的最终胜利。王伟在信中承诺要给北京市场最大的资源倾斜,同时也围绕商品和服务给北京团队提出三个要求,保证商品质量;五环内全覆盖+2小时送达、围绕办公室,住宅做场景。

 

今年天天果园的市场策略是向一线城市扩张,除了根据地上海之外,天天果园也进入了广州、深圳、北京等一线城市。2014年同期,天天果园仍是一家区域性生鲜电商,主要的市场份额来自上海,而到了今年这个时候,由于一线城市业务的崛起,整个华东市场在天天果园份额中的比例已下降到30%。其中,对广州市场的开拓最为成功,仅有半年时间,天天果园在广州的销售额就已做到超过了上海市场。

 

但天天果园在北京的拓展却并不如华南市场那么顺利,至少从王伟的内部信中是可以看出一二的,因此才需要被激励。天天果园今年4月进入北京市场,正逢O2O大战如火如荼,当想把业务做好的碰上疯狂烧钱的,会发生什么事情可想而知。生鲜电商在今年获得的融资是非常多的,有钱之后相互攀比着用补贴揽用户开拓市场,当市场热度有所减弱之后开始成批量倒下,O2O的寒冬也随之到来。

 

行业的寒冬也不完全是坏事,一些有竞争力的企业正好可以趁机调整策略,将业务发展引向纵深。天天果园在这个时间点提出要主攻北京市场,正是要借整个行业遭遇困难之机发挥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把价值做出来。天天果园经过几轮融资后已不缺钱,目前已是除天猫、京东之外最大的独立生鲜电商平台。O2O的寒冬对天天果园来说反而是机会。

 

根据尼尔森发布的研究报告,中国生鲜电商当前的规模在500亿元左右,但生鲜市场的规模则高达2万亿,线上交易仅占整个市场的2%,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挖掘。天天果园虽然是独立生鲜电商中最大的一家,但年销10亿的数额也仅占整个线上交易额的2%,这个市场还远远未到寡头垄断的地步,甚至可以说是发展程度还远远无法满足需求。

 

目前天天果园除了在独立平台中做到最大之外,在用户吸引力、忠诚度和转化率方面也高居榜首,可即便做到这样也只有2%的市场份额,因此要想打开市场增长空间,必须转化发展思路,O2O是天天果园面临的一个巨大机会,不管是O2O阳春抑或O2O寒冬。从消费者需求的角度而言,好东西是人人都想要的,好服务也是人人都想要的,生鲜电商需要做的事情很基础,那就是增强品类供应,强化中间配送环节,提供更好购买体验,而能够快速达到这些目标的,唯有O2O,可以说O2O是生鲜电商的一个巨大机会。

 

O2O的整个链条很长,从货源到仓储到配送,任何一个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整个服务体验产生重大影响。天天果园是将北京市场作为特区来看待的,所有的优质资源都对北京毫无保留,在供应链上,如已获北京市场认可的褚橙,12月即将上市的智利樱桃等,都优先供应北京。天天果园的北京冷库是全国最先进的冷库,库容量和吞吐能力在全国都是名列前茅。

 

天天果园目前已在内部将B2CO2O两个业务部门合为一体,目的就是在O2O普及程度最高的北京率先将业务全面O2O化,高频率且高效率地触达终端用户,这从根本上来说已是一种业务的急剧转型。北京市场不同于任何一个地区市场,这里有着最丰富的用户需求,对服务最挑剔的用户,当然也有消费能力最强的用户。能拿下北京市场,则全国市场对于天天果园来说都不成问题。

 

天天果园要走向全国,北京市一块绕不过去的高地。事实上从现状上来看,天天果园已经具备立足一线城市,将业务在全国范围内大面积铺开的能力,北京有可能是其走向全国的一道门,过去之后天天果园在业务上将出现爆发性增长。在北上广深等地多年来沉淀下来的运营、市场、管理经验作为天天果园的核心竞争力,可快速复制并推广开来。

 

生鲜电商在过去几年一直处于成长期,高客单价、高产品标准、高服务标准、高中间环节管理能力,使得这一领域需要极深的基点和一定的市场培育程度。在以高频高效为特点的O2O服务兴起之后,生鲜电商拥有了冲破2%市场份额,向着其余98%市场进军的一个绝佳机会。行业的引爆点应该可说是为时不远了,只要生鲜电商能够耐心做好中间环节,利用O2O更有效率地提供好产品和好服务,市场的发展速度应该会比想象中更快。

 

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在内部信中说:生鲜O2O如果最终只剩一家 那家一定会是天天果园。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天果园是最大独立生鲜电商,运营、技术、产品和服务都居前,如今又在高效的O2O道路上不断前进,除非用户拒绝好产品和好服务,否则天天果园不会失败,即便O2O寒冬到来,对天天果园而言也是机会。

 

附天天果园创始人王伟内部信正文

 

生鲜O2O如果最终只剩一家 那家一定会是天天果园

 

各位参与北京项目的伙伴们:

 

从今年四月份开始试水到现在,我们进入北京市场已有半年时间。坦率地说,对比同步进入的华南市场,我们在北京市场取得的成绩远远没有达到预期。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无法接受的挫败,所有参与这个项目的人员都需要深刻反思。

 

考量很久,决定给大家写这封动员信,是希望大家能够统一思想,劲往一处使,拿下北京战役的最终胜利。

 

之前有北京项目的同事找我反映,吐槽北京市场的诸多难点。一是竞争对手太多,对手们烧钱烧得太厉害,到了不惜成本的地步。另一个是北京市场的消费特点偏平民化,天天果园相对较高的客单价不太适应这个市场。

 

这里我想跟大家说一下,谁会拒绝好的东西呢?你们说北京消费者对服务的要求不高,那是因为他们没体验过好的服务。说北京消费者对水果的要求不高,是因为他们没吃过好的水果。接下来你们要做的,就是将天天果园更好地商品和服务,渗透到更多的消费人群中,让他们从手机里卸掉中粮我买、顺丰优选、许鲜和一米鲜。

 

这里我想先谈一下北京市场对于天天果园的重要性。天天果园的目标一定是一家全国性的公司,而不是偏安华东一隅的小打小闹。要做全国性的公司,一定要拿下北京市场,这样公司才具备向全国其他城市复制的基因和底气。之前不断有人跟我说,营销界有个魔咒,得上海失全国,得北京得天下。我们要做的,就是打破这个魔咒。1号店、易迅和光明食品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来做。天天果园创业以来的使命感,决定了我们绝不满足于做一家小而美的公司。

 

我们重新成立的项目组,首先,一定要有归零的心态,忘掉之前在北京做的基础,一切重头再来;其次,要有创业心态,公司会倾斜大量资源给到你们,包括在北京给你们建全国设备最好的冷库,包括在APP上将天天到家放到首页位置,用O2O更高频更高效的去接触消费者,还包括我们把受北京市场认可的褚橙谈下来给到你们。你们要做的,就是放下市场第一的架子,重新去了解北京市场,重新了解消费者,重新去研究竞争对手的打法。

 

具体的打法我不管,你们去研究,我只提3个要求。一、务必保证商品质量。宁可不做这个生意,也不做昧良心的事,这是天天果园的企业文化,也是我们的初心所在;二、11月底之前务必做到北京五环内全覆盖+2小时内送达,服务必须不落人后;三、围绕办公室、家庭全场景,满足用户的生鲜需求。

 

我们就拿北京市场当试验田或特区,给你们最好的资源支持,你们给我做一个最好的商业模式出来。

 

最后,我想跟你们聊一下在北京市场面临的竞争。最近无论是我们开内部董事会,或是出去跟投资人聊,大家都有一个共识,即O2O的投资寒冬即将到来,我们要提前做好御寒的准备。当投资潮褪去的时候,你会发现别人在裸泳,而我们还穿着衣服。

 

之所以做这样的判断,首先是从投资的角度去考虑的。经过6年的发展,投资人已经熟悉并认可了我们的商业模式,这就意味着别人还要做很多刷单之类的事情给投资人看时,我们已经能够全心全意的去做一些触动用户的事情了。他们做的事情是为了明天不饿死,我们做的事情是为了明天更美好。

 

其次,我们搭建的采购体系、物流体系、IT系统,足以支撑我们的商业梦想。而我们的对手们根本就没有能力,在短时间内建立起相应的支持体系。在供应链上,我们远未做到百分百的好,但一定已是国内最好。还是那句话,别人能做的我们一定能做,别人能做好的我们一定做得比别人好,我们能做的别人根本做不了。这是我们的核心优势。

 

开董事会的时候,大家开玩笑说现在各种“鲜”字辈在做的是O2O2VC,拼命烧钱做kpi给投资人看,买一送一算两单,现在开始买一送二了。玩笑归玩笑,但你们需要坚信,O2O绝不是请客吃饭,不是烧投资人的钱去补贴用户,也不是包治百病的良药,而是更好去服务用户的一个手段。

 

我们也须认清对手的优势。这些勇猛无比的对手们,光脚不怕穿鞋,今天做的决定,第二天就能实施。而我们逐渐已经开始有大公司病,包袱太重,考虑事情总是在瞻前顾后缩手缩脚。你们在北京市场,要丢掉这些包袱,摆出进攻姿态,打出我们在华南市场的气势来。

 

祝顺利!请记住,生鲜电商最终的决胜因素是商品和服务,而支持这一切的则是供应链和企业的格局。生鲜O2O如果最终只剩一家,那家一定会是天天果园!

 

王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