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赵勇说长虹是智能终端企业

标签:
it |
分类: 科技 |
终端智能化的大幕首先从通讯设备开始,是因为这种设备目前最符合人的实际需求,可操作性强。但智能终端的发展不会只停留在手机和平板上面,还会往更广的深度发展。在这一点上,四川长虹董事长赵勇的思路更符合趋势,他认为未来智能终端就像是挂在一棵大树上的果子,手机、电视、冰箱、洗衣机等都是这棵树上对等的果子,而这棵大树则是由SOC+OS构成。
这个看法的有趣之处在于,把智能终端的外延扩大了,突破了屏的概念,用互联网连接一切带电的东西,让这些东西在智能化环境下发挥更大效力。厂商只需做好数据的标准化转换,大幅提升数据使用效率,便可在此基础上挥洒自如,随意发挥创造性和聪明才智,将我们过去熟悉的一切变为智能化终端。
从这个意义上说,赵勇所宣称的长虹是智能终端企业,是很有道理的。长虹有了别人所没有的智能冰箱,以后还会有智能空调,智能电饭煲、智能洗衣机等,当下卖得好不好并不重要,只要消费电子智能化浪潮一起,长虹必然能挺立潮头。这个时间点何时出现谁也不清楚,看上去是越来越近了。
长虹也有智能手机,却一直也没能成为主攻方向。如果在一个领域不能有先发优势,做跟随者是很辛苦的,赚点钱是可以,未来在哪里就很不确定了。智能手机能让快破产的苹果成为全球最大市值企业,同时也让诺基亚和摩托等全球最大手机制造商迅速衰落下去,充分证明了,长虹这个体量的企业,唯有做引领者才能活命,做跟随者死路一条。于是,长虹走了另一条路,做消费电子的智能化,提前去做未来必然会发生的事情。
三星有一个产品,与长虹的这个思路很贴切,那就是Tizen。大多数人认为,在Android、iOS及WP之外的操作系统无出路,这说得没错但却并不确切。Tizen未来的应用范围很可能并非手机,而是在智能车载系统、可穿戴设备、家用电器等智能终端上,如果真是这样,这无疑是一款着眼未来的操作系统,切入的是市场尚未成熟但迟早会到来的那一块空白。而长虹现在所做的,与之相似,不必把眼睛总盯着手机和平板,智能设备未来一定会无处不在的。
长虹是认定了这个大前景,急于抢先站位,取得先发优势。当然,在现有的技术条件下,把冰箱洗衣机全都赋予智能化功能也没什么难的,谁都能做,但关键是体验,体验。长虹提出的一云多终端概念,很多人不理解,我认为是这样的:
智能终端不是起决定作用的关键因素,但智能终端是长虹这类制造企业,未来实现价值的唯一途径。这个价值能否实现好,还要看服务能力,即那块云搭建得怎么样,因为所有的智能终端都是受云控制的,云再将一切控制力收口,交到用户手中,体验很重要。
难得的是,长虹作为传统企业,明白系统协同的重要性。他们追求的目标,是设备运行之间的无缝衔接。你在手机上看视频和在电视上看没区别,两个终端的系统原本就是融合的,云端直接给你把数据都标准化了。这能给用户带来的良好体验,是怎么想也不过分的。
当然,长虹没把自己定义为云计算公司,而是认为自己是智能终端公司,也说得过去。果农卖的是水果,当然要强调水果,谁会去强调自己是种树的,种树的目的不也是为了种出好吃的水果么。
赵勇的潜台词是,只有具备服务能力的智能终端,才能在未来生存下去,纯终端生产商将被淘汰。你东西造得好,没有适合你跑的那片云,也是等于0,服务上的糟糕体验会稀释智能终端在性能上和设计上的长处,这种状况不可能有出路。
但是,长虹将作为智能终端生产商存在下去,因为其迅猛增长的数据服务能力,云计算能力,运用到其自身的终端产品中去,足可保证其智能终端生产商的地位坚固不摇。
===================================================
我是微信公众账号gejia021的独立运营者,90%的原创科技与人生感悟文章,独立观点,不屑流俗。期图以一己之力,阐释和说明中国互联网的本质。
微信号gejia021,是覆盖1000万用户的,中国最大的自媒体联盟wemedia成员之一。亦是2013年十佳自媒体,科技原创力30人之一。
我在新浪微博的用户名为@葛甲,在新浪、搜狐博客、艾瑞专栏、今日头条等自媒体平台的用户名均为葛甲,欢迎订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