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长虹旗下美菱电器在四川绵阳发布CHiQ智能冰箱,并通过长虹官方电商平台,京东和天猫等其他第三方电商平台,率先从互联网推向市场。这场发布会,为长虹和美菱两只股票近期在资本市场的火爆,提供了明确答案。
我们都知道,现阶段家电方面的智能化程度还远没有达到用户满意,所谓的智能电视,不过是加上网络通信模块,把互联网内容资源衔接到客厅电视而已,指望电视能有更智能的表现,在目前看来并不现实。但长虹和美菱在智能冰箱方面的开拓,可算作是在智能家电领域开了先河,因为这几台智能冰箱,不仅是只有智能提醒功能那么简单,还加入了食品管理、用户互动,互联网服务等功能,智能化体验有了大踏步的跃进。
美菱的这几款CHiQ冰箱,概念上是融合了云图像识别,物联网、大数据、变频等技术。所谓云图像识别技术,这个是美菱独创的,首先利用冰箱内部的图像采集系统,将食品信息传到云端,然后根据图像识别辨认出食品种类,再根据食品的自身保质特点将信息返回冰箱,并自动设定科学的保质时限。
这套技术通俗点说,就是实现了食品的快速智能识别,用户只需把食物放进去冰箱就能被系统看明白并将信息上传,不必像过去一样再去一个个扫。解决了这一问题之后,所有的其他问题都有了解决方案。
所有被放入冰箱的食品,都会有个保质期,届时会根据不同的保质阶段提醒用户进行处理。例如土豆和草莓的保质期是不一样的,何时该吃何时该扔,冰箱都通过云计算为用户给出正确提示,用户不必自己进行设定。
在使用这台智能冰箱后,冰箱内食物的分布情况,用户可通过手机随时掌握,想吃什么但食材不够,可以随时通过手机提供的信息加以补充。这款冰箱甚至还能根据定位情况提供附近菜市场和超市的食品价格对比,这就属于互联网服务的向外延伸了,据目前情况看,还没有一款家电产品能做到这个地步。
普通用户对冰箱中食物情况的记忆,一般而言只能保持一到两天,过期则很难想起自己冰箱里还有什么了。正因为如此,冰箱食品的浪费程度惊人。据奥维咨询的《中国家用冰箱食品浪费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家庭平均年发生176次食物浪费现象,在食物上的浪费平均达2373元。
这些浪费都是无意识中造成的,如果冰箱能将用户对待食物的习惯从无意识过渡到有意识,这些浪费就不会发生,美菱智能冰箱似乎就是想达到这个目的,做家庭的食品管家。
这个目的实现起来并不容易,但方向是正确的,除了少数有意识的浪费现象外,大多数用户还是愿意在成本较低的情况下减少食物浪费,这不仅符合经济原则,也与低碳环保的新生活方式相吻合。问题是,过去减少食物浪费的成本过高,你得早上起来去冰箱里看看,盘算着晚饭怎么能把快过期食物做成菜吃掉,时时上心,这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的。
美菱冰箱解决的问题就是,在你需要知道晚上该吃什么的时候,提供详尽信息,甚至缺什么,到哪里去买都能告诉你,而不必随时想着冰箱里那点事儿。这对用户而言,是一种全新的,成本低廉的,有意思的体验。
理论上说,给冰箱加个自动温控功能,也能算智能冰箱,但我们对智能化的追求是无止境的。在美菱智能冰箱之前的智能化时代,可以算作被动智能,冰箱能提供一些突出的功能,根据有限的情况和信息进行有限的自动调整。而在美菱智能冰箱之后,可以算是开启了电器的主动智能时代,电器作为硬件设备,开始具备了主动发挥智能作用的能力,主动参与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去,甚至延伸到电器之外,例如帮助用户选择食物购买地点、进行菜谱推荐等智能服务。这些服务在互联网服务商来看虽然简单,但将其应用到电器等硬件设备中去,绝不那么简单。
美菱的CHiQ智能冰箱,在理念上与长虹的互联网战略高度符合,即以人为中心实现智能化、网络化和协同化。人和设备给云发出信息和指令,并得到反馈和执行,这是基本属性,未来在终端设备之间进行的进一步协同化,将是其中更精彩的一环。
长虹家庭互联网战略的落地,终于从白电中的冰箱开启了。我发觉长虹越来越有意思了,长虹CHiQ品牌的系列产品始终以消费者的需求为原点,在家庭互联网的应用中去定义产品,“让想象发生”接下来会怎样?
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最新观点,请打开微信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
输入Gejia021,或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