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个人云:Workat Baidu

标签:
it |
分类: 科技 |
7年前马云曾说过一段话,大意是说阿里巴巴不想上市,未来的发展规划是成为网上的交易中心、企业财务中心,税务中心,工作中心等等。这段话如今不知道上哪里找去了,但他肯定说过。7年过去了,阿里巴巴只发展成一个准交易中心,其他的如财务中心和工作中心等目标,并没有实现。如今,百度悄悄接过了这一目标。
百度云用户突破1个亿了,这消息并不令人吃惊,因为据我所知在今年3月份,个人云这块的业务就已有3000万用户量。那时候百度正在为移动端心急如焚,还根本没心思就这一块去向外表功,如今腾讯云阿里云华为云纷纷冒出头来,才让人得以对百度云这块业务有了更深的了解。
百度云是百度云端战略的一部分,其初始形态就是网盘,后来从百度网盘改名为百度云,淡化网盘的概念,意思就是我们这块业务不仅是文件存储,其他功能还很多,包括文件传输、分享、下载,第三方应用等,这可以是未来个人用户在云端的一个工作中心,只要网络环境允许,分分钟扔掉移动硬盘和光碟,有终端就能用。
在国内小型网盘纷纷因为运作上的不规范被关停整改之后,巨头们迎来了发展个人云的良机。不可否认,百度在云计算方面走的很早,但在这个说起来非常复杂的业务中,最能被广大用户感知的就是个人云了,其他的PaaS和SaaS基础设施再怎么搞,跟用户的感官距离还是很远,不容易被感知。
去年百度世界的时候,我抢了两个100G的个人云,把电脑里所有的照片和电子书一类的资料放了进去还剩了不少空间,减轻电脑硬盘负担不说,内心也觉得保险。今年百度世界后,又抢了个1T的个人云,却不知道该用来干什么了。个人云风生水起后,在容量上各家公司纷纷慷慨解囊,看着样子用不了两年,免费个人云空间就该PB起送了。
其实客观来说容量不是关键,最终还是要看其上传下载速度以及功能,只要速度快一些,能解决我的根本需求就行,要那么大空间干嘛,又不能拿来卖钱。抢来的两个100G云空间,其中一个被我拿去用在工作中,几个人同时登陆,修改文件同步更新,资源同步共享,速度很快,省去了传来传去的麻烦,对工作进度的控制和掌握进程还是比较完美的。
百度这两年同三星走得很近,三星在手机中慷慨地为百度预装了个人云应用,对推广移动端的个人云起到很大示范作用,百度获益匪浅。记者在外跑会时,拍摄的照片和视频可通过个人云直接同步到云端,方便异地读取,不必再考虑上传和下载的问题,也不必考虑跨平台和跨终端的问题,这些已经得到解决。其实dropbox和google drive一类的云在使用上也相当不错,但百度云最大的一个好处是,速度够快。
百度在服务器集群部署方面有一套,当然阿里和腾讯也不错,只是作为流量入口来说,百度在这方面的表现要更胜一筹。在云端的大规模系统架构能力,砸钱根本解决不了问题,经验和技术才是硬道理。上周末我用家里这台电脑,2MB的可怜网速,在关掉一切共享和wifi及智能电视连接的基础上,对几个不同的个人云进行了测试,分别向几个空间里上传了1G的内容,百度云不出意外地胜出,具体数据就不说了,免得落埋怨。如果有上传下载速度百度云更快的产品,请一定要告诉我,以便及时测试。
相比一年前的那个百度网盘,如今的百度云已有了非常大的变化,使用体验愈发完善的同时,功能也在不断完善,看上去是在向着一个用户工作中心的目标稳步推进。未来如果百度云嵌入更多的第三方应用,如桌面办公系统甚至图片和音视频处理工具等,将会更加展现其在云端工作环境方面的意图。很多小公司在云端应用方面的业务,将会受到影响,如云端同步、下载等,这些业务很容易被大平台吸收为功能,直至外部第三方此类服务被边缘化。
优点说完了,来说说缺点,百度云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百度多年来并没有建设起一个高粘度的账号体系,这对于百度云的发展是不利的。当然,百度通过个人云来进行账号体系建设,也还是有可能的,只是这个速度啊,确实不好说。而且,其个人云的资源基于社交关系分享而非搜索,也给未来成败增添了很多变数,没有社交基因的百度能否则借个人云将社交关系做好,还是值得观察的。
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最新观点,请打开微信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 输入Gejia021,或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