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手机应战看红米的隐忧

标签:
it |
分类: 科技 |
手机市场的高中低端三个市场,非常有意思,高端市场被苹果和三星占据,基本没有什么机会。而品牌价值缩水太多的诺基亚,在明显没太大潜力的高端市场不断拼杀,就显得非常二了,失败是必然的。中端手机市场方面,一直是被中华酷联和小米等品牌把持,小公司根本无力切入。未来唯一有可能继续保持高速增长的,是低端手机市场。
不管市场如何火爆,需求如何旺盛,手机的价格几年来都处在下滑通道。自互联网手机的概念风生水起之后,这种下滑态势愈发明显,在高端机整体价格下移的背景下,处于下游的低端机竞争愈发激烈,强大的山寨机,恐怕很快就会随着低端机市场竞争的加剧,走入历史了。
价格走低意味着高普及率,在二线以上城市的智能机需求增速放缓之际,将产品价格拉低并推向三、四线市场,已是大势所趋。最广泛占领下级市场,已并非一个利润高低的问题,而是能否赢得未来的关键。这个市场,很快会出现要份额不要利润的状况。
就连奉苹果商业逻辑为圭皋的小米,虽之前多次表示不做低端机,如今却也只好顺势而为,推出了价格为799元的红米手机,非常吸引眼球。用低价抢占市场,待消费升级之后赚取更大利润的策略,是小米与苹果的显著不同。廉价版iPhone是苹果对价格中枢下移的一个防御性产品,但明显有所保留,而红米则是一步到位,携品牌优势大张旗鼓杀入下一级市场,做得彻底而又决绝。
在红米推出之后,低端手机厂商如坐针毡,人心惶惶,但怕是没什么用的,应战才是硬道理。深圳百分之百公司第一个做出强烈反应,顺势宣布将很快推出一款价格为798元的100+手机,比红米便宜1块钱。雷军在互联网大会上说,谁能把类似红米配置的产品做到比红米便宜,他就佩服谁。百分之百巧妙地抓住了这个点,借此发布应战宣言,在价格上紧紧跟随红米,放大了宣传效应,做了一次相当成功的营销。
百分之百是较早推出个性定制机的互联网手机公司,在南方有相当强的市场根基。该公司之前有一款5英寸屏的主力机型售价为999元,在各项参数指标上并不弱于红米。而在9月推出的这款100+手机,有很大可能在性能上将不会低于红米,价格上却低1元钱,同样是一款冲击力很强的价格杀手。
从成本上看,100+采用的是开放模式,与中国电信和迅雷合作,搭载百度云Rom,在京东商城销售,整个运营链条有多家大公司共同参与,具备一定的协同效应。将手机业务模块化,意图在于使成本可控,可随着市场环境的变化而不断进行价格挖潜。而反观小米的业务模式,与苹果并无本质区别,志在长远,不想对任何一方有很强的依赖性,基本上是能掌握的都牢牢抓在手里。这对于成本的控制,并不是积极条件。不过,小米的品牌溢价还是相当充沛的,可以部分弥补成本控制上的不足。
小米入局低端市场后,有企业敢于应战,后面的局面就会很好看了。将会有越来越多的低端手机厂商加入进来,一起把价格拉低。毕竟小米过去一直深耕的是中端市场,该品牌在低端市场能有多大的号召力,尚存疑问。在有些乡村地区,小米的品牌知名度并不一定能够被深刻认知。在低端手机这口锅里拼杀多年的厂商,碰到小米不一定那么不堪一击,关键是他们携多年积累下的丰富运营经验和对市场情况的把握,肯定也不会束手待毙。
百分之百的应战虽然勇敢,却一定不会是孤立行为,将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响应。低端手机厂商的立足之本就是价格,他们对于价格战是不怕的,不用开发系统,不用建设渠道,采用互联网的打法,让利于各个环节,反而能把成本降下来。在极端情况下,大不了如DIY电脑一样,把一切透明化,就算元器件成本精确到分,也并不代表组合成整机后就一定没钱赚,预装和零件整机集采方面,能贡献一定的利润。
小米切入这个市场后,将面临一定的现实考验,其低端机的运营和营销模式都应做出相应的调整,使之与之前的中端机型路数不同。低端市场自有其独特的运行法则,小米完全套用过去的那套营销和运营手法,可能会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当然,如果红米只在二三线城市流行起来,却无法实质性渗入三四线城市,是一点也不令人奇怪的,可这对小米抢占底层市场的战略构想,是个不小的挫折。
红米手机在目前看来,是一款性价比不错的低端机,但这个市场转换速度之快,难以想象。百分之百做出的快速回应,对红米而言是个警讯,红米产品迭代的速度应当加快,而非走苹果路线,一年或半年发布一款。因为未来会有越来越多的手机厂商加入进来,开发出低于800元的高配智能手机,红米的品牌效应能否助其在激烈的价格战中保持优势,尚是个非常令人存疑的话题。
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最新观点,请打开微信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 输入Gejia021,或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