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搜是老牌综合搜索引擎了,2003年即上线,距今已有10年。除了当年的“网络猪”还能被一些人记得之外,并没有什么特别的动静,在发展上一直不温不火,有关中搜的新闻和资讯也相当少,市场似乎已将其遗忘。
当然,在多数搜索市场的分析报告中,还是会将中搜作为一个参与者,占据很小的一个份额。从大众应用层面,中搜已经很不知名,但从专业层面,这家公司还在。在中搜的开放日上,有人问中搜这些年是怎么熬过来的,引发现场一片感慨。事实上,中搜目前仍保持4000人的规模,虽然在综合搜索市场份额不大,却也找到了自己的商业模式,服务中小企业,面向企业推出电子商务解决方案,这么多年也坚持下来了,看上去过得还不错。
中搜原本是慧聪旗下的企业搜索产品,如今已独立运作,2011年开始主推第三代搜索引擎,决心在这个领域开拓一片新天地。中搜的产品线,在大众认知上是有些模糊的,不仔细审视难以为其定性。这家企业原本是面向企业提供服务,却坚持宣称自己是通用搜索,但作为通用搜索,又并不刻意去把一些别的通用搜索都有的结果呈现出来,而是更热衷于推个性化搜索结果。
中搜推出的第三代搜索引擎,从产品形态上看,是与第二代割裂的,像一座孤岛。从中搜的搜索框中搜索其CEO陈沛,首先得到的是一个聚合了各种与之有关的资讯和相关信息。这些信息,对于了解陈沛这个人是足够的,只对特定的人群起作用,但还并不能满足更广泛用户的需求。例如,有更多人也许会搜寻同名的陈沛,或者搜寻一下陈沛的个人博客,网上的足迹,甚至年代久远的网页等。此时,用户就只能点击第二选项“网页”,从中寻找更多的信息了。
中搜的第一搜索结果,事实上就是第三代智能搜索引擎的核心功能,在这个单独的页面上,该关键词各种该有的信息都有了,由于是采用了Hems用户参与系统,所以这一搜索页的信息只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准确。但那些长尾内容,似乎并不在中搜的考虑之内。中搜已避开了在传统通用搜索中与对手的竞争,转而推自己的搜索标准,期待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培养出用户习惯。一句话,中搜可能并不适合现阶段的小白使用,虽然小白仍是中国互联网的用户主力。
中搜是把自己的搜索引擎定义为知识搜索的,采取众包形式做搜索,倒是非常有创新意味的举措,这倒让我想起了在中国市场同样份额不大的必应。必应这一年来主打的也是知识搜索,在这个领域必应也是很超前的。不过必应还有第二代搜索的包袱,还扔不掉过去,所以在必应上的第一搜索结果仍是第二代搜索特征,点击相关信息才能了解更多知识搜索的结果。
而中搜的产品形态,是与之相反的,可能是过去没多少包袱可扔吧,中搜基本上全力推的是知识搜索结果,把第二代搜索的结果放入第二位呈现,毫无转圜余地,再加上众包式发展道路,这使得中搜在产品形态上让人感觉激进了很多。另一方面,这又使得中搜看上去更像一个类似云云网的垂直搜索,虽然中搜可能自己并不承认。
中搜在移动端也投入了不小的力量,其中搜搜悦2.2版新闻客户端,更是将众包模式发挥到了另一个新高度。搜悦是个新闻客户端,进行推荐和转发当然不新鲜了,鼓励任何用户上传原创内容,并可以自行修改,删除,这些功能就有些平台的味道,与传统意义上的新闻客户端属性,有了一些差异化。
在观察中我发现,不管是中搜的综合搜索,还是新闻客户端,都不太做推广,有些桃李不言的意思。这不禁让我想起,有些想创业的人抱有这样一种思路,认为只要有个网站,不必做推广,少花点钱,慢慢发展几年怎么也能有些成绩。但在过去的创业思路中,建个网站很容易,难的是做推广并让更多人用你,不做推广和宣传,哪怕默默做上10年,该怎样还是怎样,反而还浪费了宝贵的时间。
到底哪种想法对?在过去可以明确是第二种,在将来则不一定。如果你确实能提供非同一般的用户体验,不做推广反而是更好的,这两年没做过大规模推广的成功产品也屡见不鲜。就看中搜能不能有一天站在风口上了,这是有可能的。
希望激进派的中搜,未来能给人以惊喜,再度成为搜索市场的主要力量。
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最新观点,请打开微信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gejia021,或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