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到底是信不信嘛

标签:
it |
分类: 科技 |
今天下班前接到一个电话,小伙子语气非常自信,上来就说平安银行有一款理财产品,年收益率能达到12%的水平,问我对这件事怎么看。我心里话,你他妈卖理财产品,跟我有半毛钱关系不,我怎么看关你什么事?
强压怒火,我倒是有心想调戏一下这帮骗子,于是不动声色地说:“哦,那好,是理财产品对吧,有12%的收益率啊,能保证吗?保证本金安全,保证收益率,有合同吗?有国有商业银行信用担保吗?如果这些都全的话,我买1000万。
那边明显有点蒙,就一直说这些都能保证,请我过去看看。我说你能保证12%的收益率,而且有国家信用担保,这我倒很好奇了,总算被我逮着一家,找了一辈子都没找到这么好的事情。我说这么大单子你过来吧,还让你客户找你去啊,不会是私募或者小贷公司吧。
对方开始支支吾吾,顾左右而言他,一会儿说是一只基金,一会儿说是贵金属产品理财。我听到贵金属三个字以后,马上就把语气放严肃了,我说你贵金属投资理财也敢说给我保证12%的收益率啊,你们公司怎么没出个巴菲特呢?
对方看到语气不对,开始反攻,说什么您这1000万在我们这边真不算什么大客户,我们客户年均收益率12%......
对方此时开始出现语无伦次的症状,却还在嘴硬,一再邀请我过去看看他们公司等等。我说那好,闲着也是闲着,我就带几个人去一趟,你告诉我地址,你的公司名称,电话号码,你个人的名字等等。他说你到大裤衩那边的对面有个什么财富中心给我打电话,我出去接你。我说你公司地址应该公开透明,随时接受客户来访,而不是让客户到你们楼下再给你们打电话,我现在怀疑你们是非法金融皮包公司了。
说完这句话,电话恰到好处地被挂断,相信对方已濒临崩溃。
最近经常接到这类电话,例如上来就问,要贷款吗?赠送您一款保险。赠送您一套纪念金币,炒黄金外汇等等。一般情况下我听到前半句就会挂断,然后自动加入黑名单,没工夫跟他们闲扯,偶尔也会调戏一下,但不多。从最近频繁接到的此类电话来看,非法的金融活动十分猖獗,理财产品在销售时放大话虚假宣传屡见不鲜,其根本原因在于,监管不力。哦对了,这块如果闹出人命了,可能才会引起重视。
说个例子,有位大妈去银行存一万块钱,进去后被一位热情的银行工作人员截住,穿的是银行员工一样的衣服。这人非常热情地介绍大妈把钱存进利息更高的一款投资险。当然,她在说的时候刻意强调了比存款利息更高,并刻意淡化了保险这两个字,也并不告诉大妈保险不属于存款,而且是需要年年往里存钱,且退出将会血本无归等这些事实。
大妈当然没太多见识,你说你利息高,那我就存吧,就存了。但大妈不知道的是,在未来10年,这一万块钱不但拿不出来,还要每年再掏一万块出来续保,每年只能得到一些投资收益,2%到3%不等,只有大妈身故才能由后人来继承这笔本金。当大妈如梦初醒后,想要把钱拿回来,也可以,一万块只能拿回三千,当退保处理。
当然现在银行已经在银监会的勒令下禁止保险公司人员进入店面销售了,最起码不能穿着银行员工的衣服去忽悠。我一银行的朋友周末来吃饭时说,以前他们银行里一共四拨人,银行员工,保安,保洁,保险公司业务员,普通人确实难以分辨。
这只是金融业的一个小角落,说明问题有多么严重。也不能怪支付宝推出的余额宝缺乏风险提示,实体经济中太多这样的软性和硬性欺诈行为,你让互联网上的大鳄们该如何耐得住寂寞呢。你不骗,他不骗,总归会有人骗,而且行骗是如今成本最低,风险最低,效益最好的行当。
我余额宝干嘛要去提示风险,干嘛要去告诉你这不是存款而是货币市场基金,完全没必要。我就是把基金当成存款去宣传,也没人会来找我的事,尤其是我披着创新,改变现状的外衣,就更没人敢动我了,因为大家都知道现状存在很多问题。
非常好,这些思路在现阶段都是对的,但有一个细节那些人没考虑到。一旦金融危机来了,系统性风险开始降临,整个金融体系出现更大的混乱,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时,下一步就会抓人,杀头,查封。金融安全就是国家安全,你威胁到我金融安全了,我可以派解放军去打,要你脑袋,你信不信?
你到底是信不信嘛。
第一时间了解互联网最新观点,请打开微信点击-朋友们--添加朋友--搜号码输入Gejia021,或用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