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跨年度行情的标志

(2022-12-07 11:42:47)
标签:

财经

大盘

股票

分类: 大盘走势
大家好,我是宝哥:    

    昨日如期横盘震荡,盘面上,酿酒、商业百货等大消费板块活跃,新零售概念更是集体封板,草甘膦、酿酒、半导体等板块涨幅居前,之前领涨的数据确权、电信运营等板块则出现回调,医药医疗相关板块持续萎靡。高位品种明显退潮,三市成交9988亿,量能有所回落,北向资金流入5.41亿元,个股跌多涨少,32家涨停,11家跌停,超3200家下跌,赚钱效应为34%。
    
    北向资金6日全天净买入超5亿元。宁德时代、比亚迪、五粮液分别获净买入3.18亿元、2.33亿元、2.29亿元。恩捷股份遭净卖出额居首,金额为3.72亿元。

    技术上:昨日大盘低开后两波拉升,创新高后回落,到3195点附近,开始反弹,下午虽有震荡,但尾盘还是勉强收阳,收缩量小阳线,量价背离,短期围绕半年线震荡概率大,修复背离指标。但趋势向上必然。指标看,目前月转多、周多、日多趋势,短线可以持有。

    展望今日,大盘跳空低开居多,昨日的震荡,说明3220点上方有很大压力,加上3170-3177点的缺口引力,宝哥觉得短期回补缺口的概率大。但趋势向上,基本告诉我们跨年度行情开启,宝哥也多次提示大家,回补完缺口后,会上攻,今年至少要到3200-3250点,走得好到3300点上方,昨日的量能开始萎缩,技术上创新高而量价出现了顶背离,短期回踩概率大,先继续考验3200点附近的支撑,再考验5日线和120线的支撑,3183-3188点的强支撑,而且5日线和120线是金叉,今天应该在这有很强支撑,不一定今天跌破这支撑位,也就是不一定今天回补下方3170-3177点的缺口,但缺口隐患一直存在,多空分歧就大,大盘震荡的概率就大,回补缺口,适度回踩,是为了后期更好的向上上涨。目前大盘向上,有几个难度:第一,年线附近压力大,3273点附近,上方还有3254-3259点缺口,对上涨,造成很大压力。第二,第一次突破半年线,技术上有回踩整固,加上近日留下的3170-3177点的缺口,宝哥认为,要短线回补,因此,短期围绕3200点上下20-30点震荡概率大,高抛低吸面对。但趋势向上已成定局。

    今日第一压力在3213-3226点附近,强压力在3231-3243点附近,今日要想继续上涨难,突破120线后有一定技术上的修复,加上向上面临3254-3259点的缺口压力,3273点的年线压力,第一支撑在5日线附近,3183-3188点附近,强支撑在缺口附近,3170-3177点附近。宝哥认为,还有回踩蓄势,整固120线,因此今日高位横盘震荡居多,做好高抛低吸。目前下方有缺口3170-3177点的缺口,这是普通上涨缺口,宝哥认为,短期会回补,本周回补概率大,提防明日周四借机回补。因此,在上方高抛的,等回补缺口后再买回,这样安全。宝哥始终认为,趋势形成 大盘震荡向上必然,缺口附近逢低可以低吸。宝哥认为接下来有跨年度行情,值得期待!!!

    疫情防控优化,抗病毒抗菌面料备受关注。其实医药板块,受疫情优化,会出现分化,对于常用感冒药、呼吸道疾病药、新冠治疗药等市场需求还是很大的,这些估计不会受影响,但对于核酸检测等一些,会受到影响。其实目前最主要的是人气板块券商的不作为,估值够低,但就是不启动,他的启动,标志跨年度行情正式开启!!!

    宝哥说说未来趋势,在货币宽松的大背景下,股市也肯定跌不下去。现在存款、地产等都不怎么靠谱,只能炒股了。楼市资金将加速转战股市。宝哥认为,明年是个大牛市,第四季度是全仓介入的好时机,今年宝哥原来认为,起码3300-3731+,明年宝哥认为4000-5000+,但由于这个3047-3070点缺口回补时间太长,耽误上涨时间和节奏,因此,宝哥调低今年预期,先看3250-3350点再说吧,但宝哥还是认为,明年是大牛市,3000点是政策底,目前市场底也基本成型,在等待契机,期待明年大牛市。         

    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1.本公众号仅是记录宝哥个人对大盘趋势的判断,本文的一切内容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实际操作建议,投资者如据此交易,风险自担,盈亏自负。

    2.投资有风险,入市需谨慎,请为你的投资决策负责。执业证书编号:S0300611010043。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