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挂在墙上的寓言——读赵冬的《中国年画》秦延安

(2021-07-12 00:21:06)
标签:

赵冬

年画

年俗

评论

文化

分类: 评论
赵冬的《中国年画》书评:《挂在墙上的寓言》作者:秦延安,发表于《内蒙古日报》2021年2月25日”文艺评论“版  

 

挂在墙上的寓言——读赵冬的《中国年画》秦延安

挂在墙上的寓言——读赵冬的《中国年画》秦延安


挂在墙上的寓言——读赵冬的《中国年画》


秦延安

 

  二十三粘糖果,二十四贴年画。只要年画一上墙,满屋容光焕发,年的喜庆便自然而来。中国年画的这种独特魅力,被作家赵冬作了另样解析。在其新著《中国年画——悬挂的风景》(沈阳出版社202012月第一版)中,赵冬以传统年画为主,以古典书籍封面和连环画封面为辅,对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百部典籍故事和人物进行了图解,让人在年画中接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与哺育。

  作为一部中国古典文学诗画集,该书以散文诗的形式,将100部中国古代名著、民间传说、戏曲故事、神话故事和中华民族英雄人物、传奇人物等凝结在一起,让读者在短时间里浅显易懂地领略到中国文化的深邃。书中所选内容皆是家喻户晓的传统文化故事。既有经典名者,如四大名著、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等,又有历史人物,如岳飞、关公、穆桂英等,还有戏曲故事,如桃花扇、牡丹亭、蓝桥会等。每一篇都配有同题的年画作为陪衬,吉庆祥瑞,特色浓郁,使得画里有诗,诗中映画,让人在年画中参悟原著内涵,在诗文解析中领略年画的意韵。

  年画是脱胎于中国画的另一种模样,自从它从门神演变后,便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表达情感的最好窗口。从宋代的纸画到明代的画贴,再到清代的画片,现今的油画,年画已从早期的自然崇拜、神祗信仰,逐渐发展为驱邪纳祥、祈福禳灾和欢乐喜庆、装饰美化环境的节日风俗活动,表达了民众对未来生活的向往和幸福期待。如书中的《白蛇传》《牛郎织女》《追鱼记》等,都是对自由爱情的向往,对封建礼教束缚的反抗。这些民间故事落纸入画,贴墙上壁,如寒夜中的灯塔,令思想苦闷的人看到了生活的光亮。

  年画被喻为挂在墙上的寓言,自从它出现后,便与春节如影相随,点亮寒风中空落的墙壁。虽然中国年画经过了几代发展,内容也与时俱进不断革新,但是那些最早从中国传统典籍和民间故事里衍生出来的年画,却像一本教科书,教化育人,洞彻事理。如西游记中的年画是《民国版西游记全图》和《孙悟空大闹水晶宫》。这两张年画都是西游记中的精彩部分,画面可谓是惊心动魄。虽然路途遥远,妖魔挡道,不变的信念只为净土报恩。唐僧师徒的执着让人懂得感恩和回报。李白的年画是《铁棒磨成针》,因为老婆婆的教诲,李白终成一代大诗人,让人知晓做事一定要有恒心。老子的年画是清郎世宁绘的《老子出关图》和清项文颜绘的《老子观井图》,诗文为天人合一,行善积德,礼教学识,开辟先河。上善若水,不争柔弱,忠孝节义,排忧解惑……”诗画相和,让人在赏阅年画中参悟老子的无为思想。年画不仅是文化流通、审美传播的工具,还承载着道德教育、信仰传承的作用,让人在潜移默化中读到中国的智慧和精髓。书中除了画美之外,文字也独具风格,或七言五律,或骈文歌赋,读起来既不枯涩生硬又浅显易懂,朗朗上口,风趣丛生。

  年画,不仅是一画镜子,也是美好人世间的万花筒,它让我们可以直观地窥见自己心中的想象,在辞旧迎新中感悟生命的真谛。而这本书更是让我们在接受中国传统文化再教育中,看到了悬挂在中国百姓心中的年景,那是丰盈的日子,美好的生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