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赵冬吉林本土小说《新兴园饺子》发表于《天池小小说》2021年第13期

(2021-07-01 20:17:23)
标签:

赵冬

小小说

吉林

乡土

分类: 小说
吉林本土小说《新兴园饺子》 发表于《天池小小说》2021年第13期

赵冬吉林本土小说《新兴园饺子》发表于《天池小小说》2021年第13期

赵冬吉林本土小说《新兴园饺子》发表于《天池小小说》2021年第13期

赵冬吉林本土小说《新兴园饺子》发表于《天池小小说》2021年第13期

新兴园饺子(小说)

 

赵冬 

    吉林人爱吃饺子是很有名的,煮饺、蒸饺、煎饺、馄饨、烙韭菜盒子……只要见到饺子,那心情仿佛就如过节了一样喜悦。出远门前要吃饺子;年三十晚上要吃饺子;庆生祝寿要吃饺子;结婚生子要吃饺子;节日、团圆、乔迁、升职、聚会,所有人生重大的场合都要吃饺子。饺子好吃,但馅儿难办。虽然家家都爱吃饺子、包饺子,可能将饺子皮和得薄且筋道,能把饺子馅拌得香而不腻却不容易。这就是手艺!

    清朝时期的吉林城,闹市渐渐从翠花胡同转移到了河南街。河南街的河南可不是中原的河南,因建在一条不知名的小河南岸而得名。不知何时,小河被填平,而这条街却忽然填满了各种老店。商业的发展,使这条街成了省城最繁华的大卖场。走在河南街上,老远就能闻到驴肉蒸饺的香味,老百姓吃不起,多数人只能在这一走一过,狠狠地用鼻子闻闻,或者远远地望望街左边高挂的幌子,偷偷擦擦下巴上流淌的哈喇子。这家老店叫“董家饭铺”。 

    董家饭铺的掌柜叫董世昌,河北省冀县人。光绪十九年初来到吉林古城。他性情温和,为人慈善,很会做生意,且能耐劳吃苦,很快就把生意就做得风生水起,远近闻名了。董掌柜初来吉林就遇上大灾荒,冬春两季饿死了很多饥民。吉林将军长顺于官府设粥棚赈济难民,吉林善人牛子厚也于西大街财神庙、牛马行广济寺等处设粥棚扶贫济困。董掌柜深受触动,也在朝阳门外天齐庙内支起炉灶,开了舍粥之锅,深得百姓称赞。

    光绪十九年,他与来吉林城做生意的同乡一起将董家饭铺重修门脸,改名为:新兴园。董世昌早已名声在外,生意自然顺风顺水。

    有一天,店里来了两个客人,分桌而坐。每人分别点了两屉蒸饺,一个只要吃皮,不能带一点馅;另一个只要吃馅,不能有一点皮。这不是《水浒传》里武松找蒋门神闹事时用的伎俩吗?两人显然是来找茬的。伙计们都懵了,明知这两位来者不善,但不知该怎么应对。董掌柜急急忙忙在外面被找回来,听了之后,起初也有点不知所措,可他灵机一动,就有了主意。他吩咐伙计端上来两屉蒸饺,将筷子往饺子上一扎,薄皮就破了。他就将皮里的肉丸夹出来放在一个盘子里,一一如此。很快,两屉蒸饺就变成了一盘肉丸和一盘蒸饺皮。董掌柜分别给两人端上,也得说新兴园的蒸饺非常争气,那盘肉丸里果然一点皮也没有,而那盘面皮里连一个肉丁也没有。两个不速之客见状,虽憋着气儿,但也无话可说,只好认栽了,他俩将自己盘子里的狼吞虎咽都吃光了。原本是想来别点钱的,才吃了两屉,付钱时还得付四屉的钱,弄了个憋气又窝火。

    光绪三十一年的一天,牛子厚一个人来到新兴园吃蒸饺。董掌柜发现了他,就来到他身边拉话,彼此聊得十分投机。待牛子厚吃完起身告辞时,董掌柜开口求道:“牛东家能不能舍小人墨宝为念?”牛子厚笑道:“我又不是大书法家,何以墨宝相留?”董掌柜双手抱拳:“谁不知‘康乐茶园’是您的大手笔。”牛子厚嘿嘿一笑,只好应声答道:“你过两日到源升庆柜上去取。”不久,牛子厚题字的“新兴园”三个大字便被董掌柜高悬于店铺大堂之上。小字题跋写道:“吉林船厂久有富春园,今董家粥铺乃吉林之新兴园  牛秉坤。”第二年,京剧名家梅喜群(梅兰芳)来吉林康乐茶园演出,董掌柜亲自登府拜访,并送去新兴园的名吃给牛善人和梅喜群等人品尝。

    1920年,王氏兄弟承接了董世昌的饭铺,易名“天怡兴”。一年后,吉林大书法家成多禄来这里吃蒸饺,应求书写了“天怡兴”牌匾,悬挂于大门外。而在大堂上,却始终悬挂的这块牛善人手书“新兴园”老匾,自此,“新兴园”享誉船厂。人们竟不知“天怡兴”,而直呼其“新兴园”。

    新兴园以蒸饺为主打产品,饺子皮全烫面,把精粉放在案板上用开水烫熟拌成雪花状,待凉透再和面,面皮柔软筋道。揉成面团,揉匀搓成长条,没有白心,不撞嘴。按成50个剂子,撒点干面按扁,擀成圆形薄皮。擀皮使用的面杖也与一般不同,用两根八寸长、中间鼓肚、两头尖尖的细面杖,同时擀皮,运用双手进行退虚之力,让皮剂在两个擀面杖下自动旋转,仅三五下即擀成边薄、心厚、圆形的饺子皮。双杖擀皮既快又薄,被称为绝活。

    制馅就更讲究了,先把精肉内的筋头全部剔除,用快刀剁成肉馅,放在大盒里,添加小磨香油,加入酱油、精盐拌匀,再放入花椒面、猪油加入水用小碗口粗的大面杖往一个方向使劲搅拌,边搅边调料,肉馅搅成糊状,飘浮着一层香油,把青菜洗净剁碎,挤净水分,放在肉馅内加入味精、葱花、姜末、芝麻油拌匀成馅。

    包饺子的也很有说道,左手拿皮子,右手抹馅,然后用手顺饺子皮边,从右到左捏合在一起。每个都要求边齐、肚鼓、带花边。呈弯月形的饺子,一圈圈地摆放在带有小沿的圆盘上,像一朵大花,煞是好看。将饺子摆在展内蒸10分钟左右即熟,端来吃时,配上一碗清汤,加上酱肉、小菜等撘配,更是相得益彰,香气扑鼻。

    想吃肉的有牛肉、驴肉、羊肉、猪肉、鱼肉、虾肉;想吃素馅有白菜、酸菜、芹菜、青椒、香菇、角瓜、萝卜、韭菜鸡蛋、粉条豆腐等,应有尽有。

    民国年间,张作相主政吉林,他最喜欢吃的就是新兴园的蒸饺,几乎每周都要派人来买,还热情推荐亲朋好友。张学良的夫人于凤至来吉林看望干娘花福田夫人时,就受邀一起在新兴园吃了饺子。于夫人品尝后,连连称赞。在张督军的带动下,他的外甥警卫团长冯占海也喜欢上了这一口,经常请朋友来这里吃饺子。

    1940926日,伪满皇帝溥仪亲临吉林视察丰满水电站的建设情况,宫内府大臣长熙洽、经济部大臣韩云阶、治安部大臣于琛澂、伪吉林省长阎传绂等一路随行,溥仪下榻省长公署,设宴间,熙洽介绍了吉林名吃河南街的新兴园饺子,随即唤副官来,传话定餐。那晚,溥仪尝后蒸饺,也不住地夸奖说:“味道上佳,果然名不虚传。”

    新兴园饺子的名气越传越响,外来吉林的客人都要赶来新兴园,就是要吃上一顿饺子。1949年,新中国成立了,新兴园改名为“新生饭店”。1956年,新兴园重新开业,是公私合营后吉林市第一家国营饭店。董掌柜虽然不在多年了,可他亲传的手艺一直有人传承,使这一老字号延续至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