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社会融资规模远超预期,广义货币(M2)增幅为14年来最低的月份
(2015-01-15 10:43:31)
标签:
股票 |
中国12月新增人民币贷款为6973亿元,预期为8800亿元,上月为8527亿元;
12月社会融资规模为16900亿元,此前彭博预期为1.2万亿元,而上月修正后的规模为1.15万亿元;
12月M2增速为12.2%,预期为12.5%,上月为12.3%。
12月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三类影子银行相关规模大增1万亿,这些资金很可能曲线进入股市。而11月份委托贷款、信托贷款、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这三类影子银行相关规模仅2973亿。
金融活跃度明显增加,对同业监管的力度有所放松,国家在经济低迷期,暗中鼓励影子银行发展。通货紧缩让央行有较大的空间宽松货币。未来央行继续会宽松,但在整体货币投放上还是处于低迷期,实体经济下滑导致的资金紧缩力度弥补了宽松带来的货币投放。
信贷数据中长期贷款大增,高达5289亿,显示铁公基项目已经开始发力,还有地方融资的最后一班车,房贷仅1774亿,显示房地产只是虚火,远未回温。
12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122.84万亿元,同比增长12.2%,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末低0.1个和1.4个百分点;狭义货币(M1)余额34.81万亿元,同比增长3.2%,增速与上月末持平,比上年末低6.1个百分点;流通中货币(M0)余额6.03万亿元,同比增长2.9%。2014年净投放现金1688亿元。
广义货币(M2)增幅为13年来最低的月份,这是2001年5月12.1%以来的最低,2000年的9月和12月同比增幅也是12.3%,10月为12.4%。而我国M2统计是从1996年12月开始的,2001年5月的数据是18年以来最低的,去年12月仅比这个高0.1%。
初步统计,2014年社会融资规模为16.46万亿元,比上年少8598亿元。其中,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8900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增加3554亿元,同比少增2294亿元;委托贷款增加2.51万亿元,同比少增396亿元;信托贷款增加5174亿元,同比少增1.32万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1285亿元,同比少增9041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2.43万亿元,同比多6142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4350亿元,同比多2131亿元。2014年12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为1.69万亿元,分别比上月和上年同期多5486亿元和4413亿元。
从结构看,2014年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59.4%,同比高8.1个百分点;外币贷款占比2.2%,同比低1.2个百分点;委托贷款占比15.2%,同比高0.5个百分点;信托贷款占比3.1%,同比低7.5个百分点;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占比-0.8%,同比低5.3个百分点;企业债券占比14.7%,同比高4.2个百分点;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占比2.6%,同比高1.3个百分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