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社会融资总量降至69个月最低,重工业与零售行业命悬一线

(2014-08-13 17:22:11)
标签:

财经

7月份社会融资规模仅为2731亿元,分别比上月和去年同期少1.69万亿元和5460亿元。

当月人民币贷款增加3852亿元,同比少增3145亿元;外币贷款折合人民币减少169亿元,同比少减988亿元;委托贷款增加1219亿元,同比少增708亿元;信托贷款减少158亿元,同比少增1309亿元;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减少4160亿元,同比多减2383亿元;企业债券净融资1427亿元,同比多951亿元;非金融企业境内股票融资332亿元,同比多204亿元。

这其中下滑幅度最大的就是未贴现的银行承兑汇票,这是钢铁、造船、煤炭、机械、电力、建材、有色、小型房地产、零售行业最依赖的短期融资方式,尤其是钢铁与零售行业。

大幅度下滑的原因一是这些行业需求不足,钢铁行业持续低迷,零售行业跑路者络绎不绝,尤其服装和百货类。

另一方面,银监会要求银行提高信用标准,严控风险。银行此举加剧了这些行业的跑路潮,这些行业的资金链都绷得很紧,短期借款尤其多。一旦一个汇票无法贴现,几天内就可能导致老板跑路,企业倒闭。

紧缩信用远比紧缩货币政策可怕,对于那些短期融资的风险,银行心知肚明,只是上头不说,银行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这会是个恶性循环,紧缩信用,提高信用门槛会导致一批资质不佳的企业倒闭,而这些企业倒闭导致又会导致银行紧张,减少对这些行业的融资额度,这会让企业雪上加霜,如此循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