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企也违约,江苏盐业14亿贷款恐难收回,已被告上法院
(2014-04-11 09:17:08)
两家公司总贷款高达14亿元。其中格林艾普贷款总额11.1017亿元,2.5944亿已逾期;东泰化工贷款总额3.0573亿元,8915万元已逾期。
值得关注的是,两家化工企业的危机还将波及江苏盐业集团,上述银行在起诉中,已经向江苏盐业集团递送传票,缘由是后者为两家公司贷款提供了担保。
这两家子公司为江苏省格林艾普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格林艾普”)、江苏省东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东泰化工”),银行逾期贷款分别为2.59亿和0.89亿,贷款行包括中信银行
部分银行已向法院提起诉讼。
目前,我国化工行业约有过半的产品领域存在着产能过剩问题,过剩程度从30%-50%不等,包括上述两家化工企业所处的脂肪醇、纺织印染助剂、烧碱等化工产品。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从知情人士处进一步获悉,2013年底,上述两家公司已因亏损停产,彼时两家公司总计超14亿的贷款风险便开始暴露,资金周转出现困难,部分贷款本息出现逾期。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获悉,2008年两家公司随同原无锡二十一世纪集团被江苏盐业集团并购,后者为此组建了一家江苏新世纪盐化集团。江苏省盐业集团是江苏省人民政府投资成立的国有独资公司,并获授权为国有资产投资主体,注册资本8亿元,资产总额数十亿元。
在随后几年,江苏盐业集团尝到了化工产业扩张的好处,格林艾普产品线迅速扩展至烧碱系列、聚氯乙烯树脂系列产品,并打开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外销市场。2011年高峰时,新世纪盐化集团总资产超过20亿元。
苏南是国内化工产业最为密集的地区之一,见证了化工行业近年过山车般的行情。以东泰化工主业脂肪醇为例,2005年国内企业开始出现改、扩建和新建脂肪醇工厂的高潮,中间经过短暂低潮,2011年前后产能已疯长达到全球近30%,产能严重过剩,2012年后众多小型企业开始出现经营艰难。
又以格林艾普从事的氯碱产品为例,2012年8月以来,国内烧碱市场不断下跌,由于产能过剩严重,氯碱行业亏损面超过四成。
据上述常州化工企业人士介绍,目前苏南还有其他化工企业严重亏损,其所在公司2013年亏损近亿元,公司已下达文件,要求2014年可控期间费用同比下降10%。
上述人士透露,作为支持控股公司新世纪盐化集团的骨干企业,江苏盐业集团为两家化工企业提供的担保并不少,在2011年高峰时,江苏盐业仅为格林艾普进行的贷款担保就高达3.5亿元。
目前,江苏盐业集团被要求代偿的担保已有1.7亿元,而其2012年净利润仅为2.15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