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股暴跌318点,创7个月最大跌幅,退出QE让美股和美国堕入深渊
(2014-01-25 10:03:50)标普500指数跌38.17点或2.09%,报1790.29点;纳斯达克综合指数跌90.70点或2.15%,报4128.17点;道琼斯工业指数跌318.24点或1.96%,报15879.11点。
有“恐慌指数”之称的CBOE波动性指数(VIX)暴涨31.74%,收18.14。
欧洲股市也不容乐观,泛欧斯托克600指数跌2.39%,收报324.75点;德国DAX指数收盘跌2.48%;英国富时100指数收盘跌1.62%;法国CAC40指数收盘跌2.79%。
美股的牛市完全是QE的功劳,QE唯一的功劳就是制造了美股牛市
从美国的通胀水平来看,钱并未太多进入流通领域:2013年美国未经修正的CPI数据为增长1.5%。
现在,美国商业银行愿意将巨额流动性存到央行稳赚超低利息,也不愿意冒险放贷,金融危机的阴影仍在。然而,在缩减QE之后,逐渐缩小的QE增量不能继续为商业银行带来稳定的利息增量,它们可能不得不去放贷赚利差,而这个趋势必然通往通胀。
美国的QE主要是美联储从商业银行等机构手中购买国债和MBS,商业银行获得美联储提供的现金后形成存款。这个存款被商业银行放在央行,记在美联储资产负债表上的超额准备金下。
这一点可以从存贷款差额数据体现出来。在金融危机之前,存款和贷款总量是相当的,但在实施超级宽松的货币政策之后,商业银行形成了远超过贷款的存款。截至2013年末,美国所有银行的存款比贷款多2.45万亿美元。
美联储在2008年9月的总资产接近1万亿美元,如今已经超过4万亿美元,其中的3万亿就是QE泵入市场的增量。这个数字与2.45万亿的存贷差相差不大,之间的差额可能购买了流动性好的金融资产。
事实已经再清晰不过了,过去几年间,商业银行靠这些不断增加的超额准备金获得来自央行的超低利息,几乎嫌弃风险贷款,贷款虽有增长但也仅是恢复到危机前的水平。
但事情可能正在发生变化,商业银行的行为模式可能由于收缩QE而改变,在存款增速放缓的情况下,可以增加的利息也逐渐减少,这会使得商业银行不得不开始放贷,做回债主赚利差。
而一旦商业银行开始放贷,美国经济可能迎来投放流动性带来的增长,当然,伴随而来的一定有通货膨胀。美联储撒钱的恶果可能也就此显现。
美联储在QE缩减之时特别强调有能力保持低利率,这是美股还没有表现出更大跌幅的直接原因。
事实上,低利率除了继续有利于经济复苏之外,更多的是可以维持美国股市的吸引力,保持市场的稳定。目前短期利率还变化不大,但是长期利率已经出现上涨,10年期国债利率和房贷利率均出现不同程度上涨。最大的上涨有将近一个百分点空间,从3.25%涨到4%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