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人气节远不如妓女
(2014-01-20 17:58:00)买考题、买考官都太小儿科了,既然横竖要买,还不如直接买通朝廷,让组织考试的人,给自己定个状元,直接到位,省得麻烦。
所以在此之前,他已经通过熟人,买通了宫里能说得上话的几个太监,找好了主考官,考完后专门找出他的卷子,给个状元了事。
当然,办这种事,成本非常巨大,据说钱同志花了两万两白银,按今天的人民币算,大致是一千二百万。
能出得起这个价钱,还要作弊,可见作弊之诚意。
两万白银,买个官也行了,钱谦益出这个价,就是奔着状元名头去的,但他万没想到,还有个比他更有诚意的。
在考试前,韩敬也很自信,因为他也出了钱,且打了包票,必中状元。
可是卷子交上去后,他却得到了一个让人震惊的消息——他的卷子被淘汰了。
淘汰是正常的,要真有水平,就不用出钱了。
可问题是,人找了钱出了,怎么能收钱不办事呢?
韩敬在朝廷里是有关系的,于是连夜找人去查,才知道他的运气不好,偏偏改他卷子的人,是没收过钱的,看完卷子就怒了,觉得如此胡说八道的人,怎么还能考试,就判了落榜。
落榜不要紧,找回来再改成上榜就行。
韩敬同学毕竟手眼通天,找到了其他考官,帮他找卷子重新改。
可是找来找去,竟然没找到,后来才知道,因为那位考官太讨厌他的卷子,直接就给扔废纸堆里了,翻了半天垃圾,才算把卷子给淘回来.
按常理,事已至此,重新改个上榜进士,也就差不多了,但韩敬同学对名次的感情实在太深,非要把自己的卷子改成第一名。但名次已经排定,且排名都是出了钱的(比如钱谦益),你要排第一,别人怎么办?
关键时刻,韩敬使出了绝招——加钱。
钱谦益找太监,出两万两,他找大太监,加价四万两,跟我斗,加死你!
四万两,大致是两千四百万人民币,出这个价钱,买个状元,无语。
更无语的,是钱谦益,出了这么多钱,都打了水飘,好在太监办事还比较地道,虽然没有状元,也给了个探花(第三名)。
事情的发展并不以钱谦益的愿望为转移。阮大铖的“逆案”洗刷之后,并没有捐弃前嫌,而是小人得志,立即报复,人力起用逆案中人,网罗爪牙,效法魏忠贤对付“东林党”的办法,编《蝗蝻录》《续蝗蝻录》,以东林人士为蝗,复社人士为蝻,罗织十八罗汉,五十三善才童子,七十二圣贤菩萨。又作《蝇蚋录》,罗织八十八活佛,三百六十五天王,五百尊应真,牵连千余人,企图把东林复社人士一网打尽,推行没有魏忠贤的魏忠贤主义。阮大铖被列入《明史》的奸臣传,完全是咎由自取。为这样一个人鸣锣开道,钱谦益有不可推卸的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