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企中冶纸业47亿贷款违约,揭开中国金融崩溃大幕,即便央行天量放水也无济于事
(2014-01-18 21:06:57)在讨债几近一年无果后,在北京市银行业协会(下称北京银协)的指导下,农行北京分行、交行北京分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等9家银行决定拿起手中所剩不多的武器,向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纸业”)和中国诚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诚通集团”)开火。
经济观察报获悉,2013年12月13日,北京银协向会员单位及有关部门印发了《关于对中冶纸业集团有限公司及关联企业采取维权措施的通知》,对中冶纸业及关联公司采取:内部通报、停止办理融资业务,停止开立新的银行账户,对已开立的银行账户停止办理对外支付,但不包括支付工资、养老保险、公积金、医疗保险、税收、还贷款本息;向中国银行业协会和其他省市银行业协会通报进行联合维权的措施。上述措施从2013年12月20日开始执行。“启动行业的维权措施,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需要协会按程序进行严格的审议才能对外实施。”北京银协秘书处副秘书长王钢对经济观察报表示。
2013年3月初,中冶纸业带着中国冶金科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中冶科工”)为它准备的48亿元“嫁妆”以央企内部整合的方式,整体被划转至诚通集团旗下,当时中冶纸业本部及下属公司背负130.36亿元的债务,但让所有债权银行都奇怪的是,在中冶科工与诚通集团签署的《无偿划转协议》当中,对中冶纸业的信用贷款等债务如何解决只字未提。而在随后的事件进展中,银行方面对于48亿用作何处亦不知晓。
截至2013年12月20日,中冶纸业集团本部对农行北京市分行、交行北京市分行、北京银行、北京农商行、民生银行总行营业部、光大银行北京分行、平安银行北京分行、渤海银行北京分行、宁波银行、北京分行、江苏银行北京分行10家债权银行共有近47.01亿元债务。
讨债银行方面反映,重组后,中冶纸业后续经营发展方案迟迟未公布,导致相关单位和管理人员没有及时推出改善中冶纸业经营管理状况的举措。中冶纸业旗下子公司上海贸易公司资金链断裂,美利浆纸、银河纸业、崃山纸业三家核心制造型企业停产,导致供应商讨债,员工维权请愿。
其实早在去年4月份就有多家债权银行向北京市西城区法院提起针对中冶纸业的诉讼,试图查封中冶纸业的有效资产。但是这些银行发现,其持有的美利股份8000多万股、银河纸业和中冶美利浆纸全部股权已经被中国诚通质押或者申请冻结,这些银行对这部分股权只能轮候保全。也就是这家公司已经是空壳,没有可抵押可拍卖的资产。
2014年1月13日,北京市银行业协会针对此方案再一次召开会议,会议上各行统一要求对中冶科工启动维权措施。某银行人士向记者阐述“中冶纸业在中冶科工集团手里造成那么大的损失,之后直接转给诚通集团,其实诚通集团也是很不愿意的,中冶科工在这个事件中应该承担一定的责任”。